李白被贬回乡,途中遇到好友狂放吃酒,酒酣耳热之际,即兴在墙上泼墨挥毫。不承想,有人出千金买墙,并成就一段奇缘! 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娶过四个妻子,前三个不是红颜薄命就是性情不睦,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笔墨。唯有与第四任妻子,其相识相知的过程颇有传奇色彩。李白甚至为了她,甘愿成为“赘婿”。 这中间是怎样一个曲折浪漫的故事呢? 话说天宝三年(744年),李白因得罪朝中权贵,遭小人诽谤,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仕途失意的李白离开长安,到了东都洛阳。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科考失败同样郁闷的杜甫。 两位诗坛巨擘,惺惺相惜,一见如故。在洛阳就约好,下次一起去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游玩。来年秋天,二人如约来到了宋州的梁园。 在那里,他们还遇到了另一位怀才不遇的诗人——高适。三人各有雄奇伟志,谈诗论文,访古寻幽,不亦快哉。 这天,三人相携到古吹台游览,幽静的树林中传来一阵阵琴音,婉转悠扬,动人心弦。良辰、美景、高朋、佳音俱在,怎可少了酒和诗? 于是三人请梁园里僧人置办了一桌酒菜,并备好笔墨纸砚,在修缮一新的厢房里,三人觥筹交错,畅论古今。酒至半酣处,三人更是诗兴大发,杜甫和高适先后写出了《遣怀》《古大梁行》这样精彩的诗篇。 再看李白,醉眼迷蒙,形态踉跄,将一壶酒豪饮殆尽,诗魂被酒精彻底点燃,窗外那缥缈的琴音也忽得激越铿锵起来。 李白醉猫之态已化卧龙之姿,提笔如舞剑,在墙上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气象万千。 待诗成,那琴音也戛然而止,四周变得异常安静,只剩杜甫和高适目瞪口呆看着眼前墨迹未干,被后世传颂千载的名篇《梁园吟》! 半晌,杜甫才惊叹道:“真乃下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高适也回过神来,连声说:“字字珠玑,掷地有声。”三人相视大笑,又谈天说地了一番,直到日暮才尽兴而归。 黄昏时,洒扫的僧人进来收拾,见粉白的墙壁被涂抹得乌漆嘛黑,立刻不耐烦得想要擦拭掉。 这时,一阵清亮的女声喝道:“住手!”小僧回头一看,原来是刚刚在园中抚琴的姑娘。 你道这位姑娘是谁?她是已故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游园完正准备打道回府,无意中看见了白墙上的题诗,便进来欣赏。 小僧连忙恭敬地俯下身行礼。宗氏却只顾细细打量墙上诗词,揣摩吟哦,赞叹不已。稍后,宗氏转身,用霸道总裁般的语气对小僧说道:“我用一千两黄金买下这面墙,请务必保管好上面的诗文。” 就这样,宗氏千金买壁的事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李白耳中。彼时,他正准备继续游历山川,寻仙问道。宗氏为保存自己诗篇,不惜重金买断一面墙的行为,让李白觉得,此女子必然是个“巨眼英雄”,不免怦然心动! 一打听才知道,宗氏不仅系出名门,还是梁园才女,多少达官显贵、青年才俊上门求亲,她都不屑一顾。 商丘有民谣云“今人难娶宗氏女,除非神仙下凡来。”而素有“谪仙”之称的李白,可不就是下凡来应此良缘的吗? 高适见李白亦有意宗氏,立刻兴冲冲去宗府做媒。那宗氏也是奇女子,听闻求娶方正是白璧之诗的作者,自己仰慕已久的大诗人——李白,当即应允。 而且宗氏知道李白担风袖月,没有什么积蓄,表示无需千金聘礼,以此《梁园吟》为聘即可。李白大为感动,为娶宗氏,也愿意成为相府的上门女婿。 这真是:文坛三杰风云会,诗琴姻缘白壁牵,从此谪仙居梁园,人间佳话千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