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加大对国际顶流巨星招引力度、力争早日落地建设法国普德赋杭州项目......杭州文旅发布2025工作思路

今日,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域旅游人次2亿,增长7%;接待过夜游客人次1.2亿,增长10%。接待入境游客94万人次、增长145.9%,收入6.6亿美元、增长177.9%。

2025年工作思路方面,聚焦五个重点:

1、聚焦“大项目”,全域化规划城市发展大格局。

计划完成文旅项目投资不少于380亿元,“双百”项目不少于135亿元。

加快推进与法国普德赋杭州项目商务谈判,力争早日落地建设。

推进“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游线开发,启动城市阳台码头、秦望码头建设。

推进奥体片区文商旅体产业融合,系统谋划赛事、研学、演艺等高品质产品体系。

加快建设平急两用旅游居住设施,力争完成文旅设备更新5亿元。

完成杭州艺校迁扩建,启动“文化两中心”装修工程。

全力发展大视听产业,积极申报国家、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建设项目,持续推进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两大“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

编制《“十五五”时期杭州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研究》《杭州市村落景区规划》等,做实新一轮基础设施项目储备清单。

2、聚焦“国际化”,高质量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一是实施《杭州市旅游国际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围绕旅游国际化战略产品、营销、服务、环境四个核心,建设和完善旅游‌住宿、‌旅游咨询、旅游集散、标识标牌等全球一流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主客共享的服务空间,用好144小时免签和落地签政策,完善机场中转旅游服务体系。

二是打造meetcity,meetlocal国际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针对入境游客,把中医养生、茶丝瓷、东南佛国、非遗、杭式生活等文化亮点相串联,强化国际吸引力。打造“CityWalk+”模式,做精“杭州酒店会讲故事”“杭州之光”“晨启杭州”等标志性成果。实施杭州会议活动招引PLUS计划,打造国际会奖旅游目的地。

三是实施五大国际化计划。通过入境过夜人次高速增长计划、对外文化交流持续扩圈计划、世界旅游联盟平台借势计划、旅游国际化行动计划、海外社交媒体焕新计划,力争2025年实现入境过夜游客超百万人次,增幅在20%以上。

四是深化对外交流互鉴。杭图将承办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馆长论坛,启动与澳门大学“杭州之窗”文献捐赠,不断拓宽国际视野下的行业协同合作。

3、聚焦“数字化”,深层次发掘产业发展内驱力。

一是推进数字文旅产业发展。高标准选树30家以上数字文旅标杆企业和在X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等领域的标志性项目。高水平建设文旅中心和产业大脑。

二是迭代升级“杭小忆”。利用大模型对海量数据作智能识别和标注。结合“碰一下”交互体验,提供专属的“杭小忆”卡片。

三是深化“轻松游”改革。推动机场、火车站和文博场馆、旅游驿站、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等加入服务体系,并建立评价和反馈机制。

四是复评“杭州数字经济旅游十景”。开启第一批“杭州数字经济旅游十景”复评和第二批遴选,以新经济重点企业和产业园区为全新商务旅游考察景点。

五是以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图书馆智慧化建设,探索元宇宙应用、VR沉浸式数字音乐资源服务和视频资源自建库建设。

4、聚焦“品牌化”,大力度推进文旅融合新发展。

一是深化跨界融合。围绕“体育+旅游”“中医药+旅游”和“婚礼+旅游”打造新产品、新场景。举办“2025杭州文旅消费季”活动,做大夜间文旅消费市场。

二是打响“知音杭州”品牌。推出“知音杭州”海内外传播计划。以“宋福杭州年”为主题,联动本地品牌企业,策划爆款营销。推出“春日行”文旅潮消费季、盛夏夜经济爆款等。加大对音乐节、演唱会和国际顶流巨星招引力度。

三是做优“酒店15分钟CityWalk圈”。紧扣“酒店会讲故事”,深掘“酒店+周边”文化资源,定制开发15分钟酒店CityWalk圈产品,培育一支酒店“文化主理人”队伍,并鼓励区县市引导更多的酒店加入其中。

四是建设公共文化共同体。发布激励扶持政策、优质参与主体白名单和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举办“十二Yuè”全民阅读和“三送一走”文化惠民活动,力争年底实现“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在规模较大村(社区)全覆盖、杭州书房乡镇(街道)全覆盖、文化驿站街道全覆盖,完善优质文旅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六是建设高水平“非遗强市”。持续贯彻落实《关于建设高水平“非遗强市”打造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范例的实施意见》,以深化名录体系建设、传承人群培养、分级分类保护、阵地设施提升、融合创新发展等为重点,厚植杭州非遗特色优势。

5、聚焦“守底线”,全方位把牢业态发展基本盘。

一是加强行业党建。探索制定《讲解员职业技能杭州标准》。

二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做好《杭州市旅游条例》修订前立法调研。推进“信用+”试点,完善旅专委协同机制,纵深推进旅游目的地整治。完善涉旅消费投诉的处置机制,出台赔付指导性标准。推进预付式消费治理、信用试点和“演出一件事一窗办”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等。

三是健全广播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做好重保期和重要直播活动的广电监测工作。开展对农服务、文艺类节目、反电信诈骗宣传、保健食品广告、健康养生节目的视听评议。创新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管理,探索开展网络直播和MCN机构管理工作。落实意识形态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