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地评线]河声丨白衣执甲处,仁心映山河

五月的风掠过病房的窗棂,将消毒水的气息与鲜花的芬芳糅合成独特的节日气息。转眼间,2025年5月12日,又一个国际护士节将如约而至,这个以“提灯女神”南丁格尔命名的日子,不仅是全球护理工作者的职业勋章,更是一扇向公众敞开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平凡岗位上那些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的不凡群像。

以专业为盾,筑牢生命防线。当急救仪器的警报声划破深夜的寂静,当重症监护室的灯光彻夜长明,当疫苗接种点的队伍蜿蜒成春日的河流,护士的身影始终是医疗战线上最坚韧的“生命守门人”。从急诊室的分秒必争到手术台的无影灯下,从儿科病房安抚患儿的指尖温度到安宁疗护中抚慰临终者的温柔低语,他们用精湛的穿刺技术、精准的用药计算、缜密的病情观察,将护理从“辅助角色”升华为“独立学科”。

以仁心为灯,照亮人性至暖。护理工作从来不是冰冷的医学程序,而是饱含温度的生命对话。在肿瘤科病房,护士会为化疗患者准备冰敷手套缓解静脉炎的灼痛;在老年病区,他们用方言为失语老人诵读家书,让记忆在熟悉的乡音中苏醒;在NICU里,护士妈妈们用模拟子宫环境的“袋鼠护理法”,让早产儿在心跳与体温的共振中重获安全感。这些细微处的匠心,让护理超越了技术范畴,升华为对人性尊严的终极守护。

数据显示,我国注册护士总数已突破520万,他们承担着全国约70%的诊疗量,在分级诊疗、慢病管理、健康宣教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枢纽作用。尤其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护士群体以“逆行者”的姿态,用防护服下被汗水浸透的脊背、护目镜里凝结的雾气、口罩下压痕斑驳的面庞,诠释了何为“专业即信仰”。这种信仰,让每一次静脉穿刺都成为精准的艺术,让每一次心理疏导都化作穿透阴霾的阳光。

更令人动容的是,护士群体始终是社会温情的传递者。他们为山区留守儿童设计“成长健康档案”,用漫画图解教会留守老人识别用药风险;在突发灾害现场,他们跪地包扎的姿势被网友称为“最美的俯身”;当医患矛盾偶发时,他们以共情力架起沟通的桥梁,用一句“我理解您的焦虑”化解剑拔弩张。这种将心比心的职业自觉,让“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学箴言,在护士群体中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总之,当护士站的长明灯与ICU的监护仪同频闪烁,当晨间护理的脚步声与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交织成歌,我们终于读懂这份职业的终极意义——白衣执甲处,仁心映山河!他们不是超人,却以凡人之躯托起生命的重量;他们无需勋章,却让每一个被守护的瞬间都成为永恒的丰碑。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确信:人间值得,健康可期。(大河网河声评论员吕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