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出击!满仓笑了,空仓慌了!
外骨骼机器人
外骨骼机器人
外骨骼机器人
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最新规划,外骨骼机器人正式列入国家“未来产业创新工程”,定位为高端装备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战略性增长极。工信部联合卫健委印发《智能康复辅具应用推广实施方案》,明确要求2027年前实现医疗康复外骨骼在二级以上医院覆盖率超40%,北京、上海等地已率先将动力外骨骼纳入医保报销试点范畴。
国内科研团队在轻量化仿生结构领域实现颠覆性创新,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研发的碳纤维-钛合金复合骨架将整机重量压缩至8.2kg,较国际同类产品减重35%。配合自主研发的柔性驱动系统,其响应延迟已降至0.08秒,达到穿戴者自然运动节律的98.7%。作为“人体机能增强器”,外骨骼机器人在术后康复、工业物流、单兵作战三大场景开辟千亿级市场,全球首款获批FDA认证的脑控外骨骼已在协和医院完成临床植入。
在适老化进程加速(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将破4亿)与工业4.0升级的双重催化下,2025年Q1行业爆发性增长:京东物流采购3000套负重外骨骼装备智能仓储体系,傲鲨智能斩获欧盟CE-MDR医疗器械认证打开海外市场。产业在线数据显示,1-5月外骨骼核心部件(微型伺服电机、生物电传感器)出货量同比增长213%,带动精密传动、脑机接口等22个细分赛道共振。
本期重点解析一家垂直领域隐形冠军:
该企业独创“多模态运动意图识别”算法,突破传统肌电信号采集局限,通过深度学习实现97.3%的动作预判准确率。其自研的分布式关节模组能量密度达420W/kg,支撑连续8小时高负重作业。作为全军首批外骨骼供应商,产品已列装高原边防部队,并在特斯拉上海工厂完成工业级外骨骼批量部署。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412.58%-538.24%,经营性现金流较去年同期提升6.3倍。
值得关注的是,军委科技委4月启动单兵外骨骼专项招标(预算25.7亿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首次将外骨骼写入核心部件攻关清单。技术端,哈尔滨工业大学5月发布液态金属驱动技术,使关节活动自由度提升至27个。据BCG预测,2025-2030年全球外骨骼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1.6%,建议聚焦医用康复、工业增强、军用外骨骼三大主航道,重点挖掘高精度传感器、仿生驱动系统、AI运动控制平台等硬科技标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