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香港的暴雨夜,22岁的顺丰创始人王卫背着装满信件的帆布包,在旺角街头狂奔。雨水打湿了衬衫,他却把包裹护在怀里。"后生仔,这么拼干嘛?"便利店老板递来毛巾。他抹了把脸:"答应客人明早到,就不能食言。"这个每天工作15小时的年轻人不会想到,三十年后自己会拥有中国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 初创时期的顺丰只有六个人,王卫既是老板又是快递员。有次台风天,他划着小艇去大屿山送件,上岸时发现客户家被淹,就蹚着齐腰深的水把包裹举过头顶。回程小艇翻了,他硬是游回岸边,第二天发着高烧继续送货。工人们私下叫他"水鬼老板",他却说:"客户叫我顺丰,我就要对得起这两个字。" 2003年非典期间,航空货运几乎停摆。王卫抵押了全部身家租飞机,员工们都以为他疯了。"这时候谁还寄快递?"他指着药厂的紧急订单:"这些救命药,比我们的命都重要。"那一年,顺丰的绿色飞机成了疫情中的生命线,机舱里常备着王卫亲手打包的急救物资。 2017年顺丰上市当天,这位低调的掌门人依然在仓库搬货。记者们挤破头想采访,却见他蹲在纸箱堆里吃盒饭。"王总,您现在是快递首富了!"他摇摇头:"我不过是个跑得比较快的快递员。"第二天,全公司都收到了加薪邮件,末尾写着:"别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如今顺丰拥有80架全货机,但王卫的办公室里仍挂着当年的帆布包。最近有员工拍到他凌晨在转运中心分拣快递,手法比自动化设备还精准。而在深圳总部大堂,最醒目的位置摆着那双磨破底的工靴,铭牌上刻着:"快一点,再快一点,有人正在等"。 👉 你印象最深的顺丰快递经历是什么?评论区讲讲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