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总统卢拉结束对俄罗斯的访问后,即将开启第五次访华之旅。这位78岁巴西总统,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多边主义捍卫者”的角色定位。从莫斯科到北京,卢拉的外交轨迹折射出全球南方国家对美国单边关税政策的集体反制,更预示着新兴经济体正在重塑国际贸易规则。 翻开卢拉与中国长达24年的交往史册,五个历史时刻标注着中巴关系的战略升级: 2001年5月:时任劳工党名誉主席的卢拉率团访华,为后续中巴战略伙伴关系埋下种子; 2004年、2009年:两度以总统身份率庞大代表团来华,推动中巴贸易额突破500亿美元大关; 2023年4月:第三次就任总统后首访中国,率领279人政商代表团签署15项合作协议; 2025年5月:第五次踏上中国土地,此时的中巴双边贸易额已达1714.9亿美元,中国连续16年稳居巴西最大贸易伙伴。
特朗普政府挥舞的关税大棒,正在美洲大陆引发连锁反应: 墨西哥汽车产业遭重创:美国对墨西哥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后,通用汽车墨西哥工厂生产成本飙升18%,导致北美汽车产业链整体通胀。 1、巴西农产品出口受阻:美国对巴西牛肉加征25%关税,直接推高迈阿密超市巴西牛排价格40%,巴西农民收入锐减; 2、拉美通胀集体飙升:受美国关税战波及,2024年巴西通胀率达5.79%,阿根廷更是陷入128%的恶性通胀。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全球总裁弗朗西斯科算过一笔账:美国对空客零部件加征关税后,波音787客机生产成本增加87万美元,最终由美国消费者买单。这种“关税回旋镖”效应,印证了卢拉在拉共体峰会的预言:“单边主义终将反噬美国经济。” 卢拉此次访华正值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之际。特朗普政府近期对中巴两国部分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试图通过“分割市场”策略遏制两国合作。
卢拉对美贸易政策的批判,构成了此次访华的重要背景。在4月22日会见智利总统时,他直言"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既损人又害己";更早前在圣保罗的演讲中,将美国单边主义比作"妄图操控超载巨轮",强调"贸易规则不能由一个国家说了算"。这种立场与中方"反对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主张高度契合。 如今面对美国单边主义冲击,巴西的国际储备虽达3386亿美元,但仍需通过强化中巴合作构建战略纵深。巴西学者指出,卢拉政府正试图构建“平行于美国权力体系的经济网络”,而中国在这一网络中占据核心节点。
不得不说,巴西总统卢拉要比特朗普更有远见!都21世纪了,特朗普还在奉行那套所谓的单边主义路线!而卢拉则清晰的认识道,巴西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要依靠中国。卢拉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带着巴西坚定地走向了中国,走向了更加广阔的未来。而特朗普呢?他还在那儿抱着关税大棒做白日梦呢,以为这样就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哪是他能挡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