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总说“别吃陌生人给的糖”;如今她学会了上网,我们要告诉她“别点陌生人的链接”。爱,不需要“验证码”,但安全,需要我们共同防护。这个周末,回家看看妈妈,帮她系紧“数字安全带”,让她每一次上网,都可以安心的“冲浪”。
妈妈上网时的“隐形陷阱”
1、甜蜜诱惑:“免费领红包”骗局
风险:“点击链接领现金”“扫码送礼品”等链接暗藏钓鱼网站,轻则窃取手机号、住址,重则植入木马盗刷资金。
支招:告诉妈妈“免费的往往最贵”,陌生链接不点击。
2、养生迷云:伪科学谣言漩涡
风险:《XX食物包治百病》《专家讲座免费听》等文章刷屏家族群,实为引流卖“三无”保健品,轻则破财,重则延误病情。
支招:身体不适及时去医院,别让“养生经”代替医嘱。
3、网购迷局:退货理赔连环套
风险:自称“客服”以快递丢失、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为由,诱导下载软件共享屏幕,套取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
支招:告诉妈妈真正的客服不会让你共享屏幕,退款登录官方网站、APP操作,谨慎点击链接,不随意下载软件。
4、财富幻觉:高收益投资迷魂汤
风险:“高收益理财”“稳赚不赔”等理财广告瞄准中老年群体,谎称提供股票推荐、外汇投资等服务,实则通过伪造数据、操控涨跌、关闭平台等手段实施诈骗。
支招:提醒妈妈任何宣称“保本高收益”“低风险暴利”的投资项目均涉嫌诈骗,理财请认准银行、证券公司等正规渠道,拒绝“高息诱惑”。
3步为妈妈筑起“数字防火墙”
第一步:手机安全大“体检”
(1)卸载不明可疑APP。
(2)开启“骚扰拦截”,屏蔽诈骗电话与垃圾短信。
第二步:隐私精细化
(1)关闭“手机号搜索添加”,防止陌生人冒充。
(2)开启“未成年人模式”,限制转发可疑链接。
第三步:爱要“可见可触”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工作闲暇之余,陪妈妈刷一次短视频,教会识别网上虚假内容;花10分钟帮她检查手机设置,耐心解答每一个“为什么”。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素材|陕西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