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苏联在地球上生存了69年,解体后分裂为十五个国家。苏联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面旗

"苏联在地球上生存了69年,解体后分裂为十五个国家。苏联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面旗帜,被中国人民亲切地称为“老大哥”。

苏联政治上官僚腐败、领导失职,造成体制僵化;经济上货币改革失败,造成经济崩溃;社会上丧失民心;军事上穷兵黩武以及外交和民族的问题激化并爆发了苏联所长期存在的民族、历史矛盾。最终导致解体。

苏联解体教训深刻,需要不断去探讨和研究,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

1991年,原本由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盟在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之后正式解体,这个存在了69年的国家停止存在。

作为曾经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面旗帜,曾经被中国人民亲切地称为“老大哥”的苏联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苏联的解体使得当时的世界格局发生巨变,这样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为何解体,背后的种种问题其实早已经暴露出来。

首先就是政治上的体制僵化和官僚腐败、领导失职问题。

当时的苏联是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掌权者斯大林却坚持推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建立了所谓的“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主要表现在领导人的个人集权制、任期终身制以及指定接班人制。

斯大林的这些制度其实是为了自己能够延长任职时间,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在斯大林模式的带动下,苏联的政治格局还呈现出一党专政的局面。但是当时苏联共产党的党内民主也被严重的破坏,斯大林独揽大权,党内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非常严重。

权力的过度集中另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滋养了大量贪污受贿现象的产生,官员和干部之间拉帮结派,把守着权力绝不外放,同时思想僵化,拒绝改革创新以免自己的利益受损。

官员的腐化加剧了社会矛盾。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权力的过度集中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想要改变这个局面,需要的是一场巨大的变革,但是二十世纪后期苏联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后并没有做到大刀阔斧的改革。

正相反,面对苏联这艘眼看就要沉没的巨轮,他选择了辞去职务。没有人带领整顿的苏联没多久就迎来了解体的结局。

经济崩溃也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官官相护导致很多超前的经济措施即便被提出也不能够得到落实,当时的苏联国力虽强,但早已经被蛀空,既需要自上而下体制的改革,也需要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发展。

但是长期滞后的经济政策让苏联的经济体量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低下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开销巨大的军费成为鲜明的对比,一味地支出和长期入不敷出的状态使得苏联国民收入一度出现负增长。

宏观上,苏联政府从1990年就不再发表有关于经济状况的统计和报告;微观上,当时苏联人民的购买力严重下降,生活日用品的供给也严重不足。

之前的斯大林模式为了组织大规模生产,彻底地消灭了农业生产者的个体经济,带来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八、九十年代都没有得到缓解,农业经济濒临崩溃。

苏联经济的彻底崩溃是货币改革带来的,民众被要求用自己手中的旧卢布换新发行的卢布,但是必须要根据政府发布的比率兑换。

这一举措极大地损害了民众的个人利益,导致卢布贬值的同时物价急剧上涨。货币改革直接影响到了民众的生活,一方面经济运行彻底失控;另一方面民众也开始对政府失去信心,更多的社会问题开始出现。

与此同时,苏联不计后果地开展军备竞赛的弊端也开始展现。

苏联的国力不如美国,但是在军费支出上的投入并不比美国少,国家储备不计回报地投入到国防军事力量的建设中去,进一步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

在军事上的穷兵黩武也就成了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最后一个解体的原因是苏联长期推行的大苏联民族主义。

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苏联中央常常忽视了少数民族的权益和需求,虽然列宁曾经有过承认少数民族权益的主张,但是在其他更多利益的裹挟之下这些主张几乎都没有落实。

后来苏联内忧外患,经济下行,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让戈尔巴乔夫应接不暇,更别说解决相对不太起眼的民族问题。各民族纷纷发表独立宣言,而戈尔巴乔夫不置可否,也算是默认了国家民族的分裂。

苏联的解体确实令人惋惜,但是正如普京所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他就没有良心;谁要是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他就没有头脑!”我们应当能从中吸取经验,转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