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谈判正式启幕,而特朗普在幕后“遥控”美方谈判策略,抛出高达 80%的对华关税提议。面对此情形,中国商务部此前已表明态度,美方会就此妥协让步吗? 当地时间 5 月 10 日,中美双方代表齐聚瑞士,围绕关税议题展开磋商。然而,就在会谈开启前两天,美方动作频频,迅速与英国达成一项协议。协议规定,英国需消除市场壁垒,并加大进口美国农产品,以此作为交换,美国则保持对英国 10%的基础关税不变。几乎同一时期,印度也向美国喊话,提议将两国间 13%的关税差距大幅缩减至 4%,还承诺对 90%的美国商品实施低关税政策,意图换取美方的关税豁免。 美方这一系列操作,极有可能是有意做给中国看的,试图营造在关税谈判中的“强势地位”,以此动摇中方立场,迫使中方在谈判中做出让步。果不其然,5 月 9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发声,宣称中国“封闭的市场”模式不可持续,美方正考虑将对华关税从 145%大幅下调至 80%,但前提是中国市场必须对美国全面开放。
有消息显示,在经贸谈判过程中,特朗普政府向中方抛出一系列无理诉求。除强硬要求中方降低关税外,竟还妄图迫使中国解除稀土出口管制,并进一步深化在芬太尼类物质管控方面的合作。这种将多项要求打包施压的行径,恰似“一鱼三吃”的霸权做派,令人不齿。 事实上,这场由美方单方面挑起的关税战,本质上不过是一场拙劣的表演。美方试图通过虚张声势来制造谈判筹码,妄图在全球产业链中攫取不正当利益。当下正值中美战略沟通的关键时刻,美方却依旧故技重施,妄图以象征性的关税让步为诱饵,诱使中方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作出重大妥协。然而,这种空手套白狼的算计,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注定无法得逞。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所谓的“80%关税豁免”,看似是一份让利,实则对多数产业而言,依旧是难以承受的成本重压。更荒诞的是,美方一方面要求中方单方面拆除关税壁垒,另一方面却对中国稀土这一战略资源虎视眈眈;不仅如此,还罔顾事实,将本国芬太尼滥用危机强行甩锅给中国。这种将经贸谈判异化为政治勒索的手段,正不断侵蚀着中美对话的政治根基。 面对美方的极限施压,中方商务部与外交部在会谈前便已分别表明严正立场,明确划定了不可逾越的谈判底线。
中国商务部言简意赅,明确表态此次会谈是应美方主动要求而展开,并严正敦促美方即刻改正错误做法,尤其在取消单方面加征关税等核心议题上,务必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与行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以凝练有力的两句话,强调中国对处理美国贸易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完全有能力克服贸易战的困难。 从这些掷地有声的表态中,不难清晰洞察到,中方同意此次会谈,绝非是对美方作出任何妥协与退让。美方若想在此次会谈中收获实质性成果,就必须彻底摒弃对华加征的关税,而不是仅将其降低至 80%这般象征性的调整。美方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商品对美国市场并非存在不可替代的依赖。在当下出口渠道多元化、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以及国内规模庞大且潜力无限的内需市场坚实支撑下,中方有足够的实力与底气,泰然处之,从容应对美方妄图借关税手段进行的讹诈。倘若美方代表贝森特对这一形势判断有误,那么这场会谈最终必将沦为一场毫无价值的空耗。
特朗普所提相关条件背后,实则映射出中国稀土管控举措已收获显著成效。特别是针对钐、钆等7种中重稀土实施的出口管制政策,正如同高悬在美国军工、半导体以及新能源产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使其面临原材料断供的严峻危机。从当前态势来看,美国相关企业的储备库存大概率已逼近红线,若局势持续恶化,停产风险近在咫尺。 种种迹象清晰表明,在此轮稀土博弈中,中方已然牢牢掌握主动权,反观美方,手中可打的“牌”已所剩无几。无奈之下,美方试图以加征对华关税这一老旧手段,妄图在谈判桌上占据一席之地。然而,中方立场坚定且明确:唯有美方率先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中方才会在后续磋商中考虑作出适当让步。 对印度、英国等向美服软的国家而言,绥靖难获和平,妥协只会让美方加压、使其利益受损。特朗普加税政策是“抗压能力测试”,扛不住或沦为美国“韭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