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入伍不到三个月的肖德兵,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仅一次战斗,上午入团,下午入党,并且荣立个人"一等功"!他凭什么? 在肖德兵看来,再高的荣誉都是身外之物,相较于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能回到祖国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我国军队的管理向来十分严格,就连入党也要经过一系列流程的审核,考察,那肖德兵是怎么一天内入团又入党呢? 对越自卫反击战争爆发时,肖德兵刚满十八岁,抱着保卫祖国的信念,肖德兵毅然选择了参军入伍,为国作战。 肖德兵入伍不到三个月,就跟随着大部队一起到了前线作战。考虑到肖德兵年龄小,又没有经过系统的作战训练,他便被安排在了后勤部,为前线补充必须的军用物资。 这了是在战场上最安全的岗位,不用去和越南军开枪厮杀。但肖德兵却不甘于当个后勤兵,他主动申请上前线作战,要和越南军队真刀真枪的拼一次。 在一场和越军的激战中,肖德兵的班长受了重伤,已经不能独立行走。肖德兵二话不说,将班长背到了自己的肩上,快步的跟着大部队进行转移。 肖德兵因此被批准上前线作战,班长担心肖德兵没有经验,嘱咐他一定要跟上大部队的步伐,千万别落了单。 肖德兵从小就被称为“飞毛腿”,他不但没跟在队伍的最后,反而加快脚步,在每一次冲锋都赶在最前面开枪。 排长注意到了肖德兵冲锋的勇气,答应他打完这一仗就让他入团。 可这一仗比想象中要艰难,越军的火力太猛,双方军队僵持了好长时间。当时破局的唯一办法,就是组建一支“敢死队”。 所谓的“敢死队”就是冒着生命危险接近越军所占领的高地,趁越军不备时进行偷袭,为后续的大部队占领高地及时传递消息。 要知道越军驻地附近守备森严,这趟就相当于是把身家性命压上。但肖德兵却是第一个举了手,他觉得能战死沙场也是一种光荣。 在这支敢死队的成员中,只有肖德兵入伍才三个月,还是个新兵蛋子。排长对肖德兵的精神予以了赞扬,并且为他提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肖德兵一行人悄悄接近了越军所在的高地,在时机合适时候开始发起了偷袭。而我军的大部队也开始从正面进攻,越军疲于应对,扔下了高地落荒而逃。 我军成功的占领了这个高地,但这场仗还远远没有结束。越军不甘心,又不断的派小股兵力,持续的对高地发起进攻,试图再次占领高地。 大部队有其他的作战计划,肖德兵和一队将士奉命守住高地,避免被越军夺回去。 肖德兵抱着“人在阵地在”的信念,死死爬在高地的侦查处,一波波的越军都被打了回去。肖德兵不敢松懈一刻,还抓住了几个想要偷袭的越军。 在守卫高地的十三天里,肖德兵接连打退了越军的十四次进攻,成功的守住了高地,这显示出了肖德兵的英勇无畏的作战精神。 这场仗的胜利来之不易,不少的将士们用鲜血,护住了祖国的边境线。在战争后的表彰嘉奖会议上,肖德兵在这次战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被予以肯定。 肖德兵通过了入党申请,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中共党员,由于在战场上的英勇杀敌,肖德兵被授予的“个人一等功”的称号。肖德兵拿着这份荣誉不禁泪流满面,他深知在战场上牺牲们的战友更加伟大,但他们却再也无法站着接受他们应得的这份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