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李克农走进毛主席房间进行检查,不经意间看见一个东西后,瞬间脸色大变,扭身冲向寺庙,要不是这一举动,中国历史差点改写! 1949年的北京城,三月的夜晚还带着几分早春的寒意。香山别墅区在深夜显得格外静谧,只有巡逻警卫员的脚步声在别墅周围响起,时而传来几声野鸟的啾鸣。此时的毛主席刚刚抵达这里不到一个小时,正在与警卫员们商量着明天的工作安排。 李克农作为整个安保工作的总负责人,即使在深夜也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他并非第一次来到这里,在毛主席到达之前,他已经带人对这个区域进行了不下五次的全面排查。每一个角落,每一扇窗户,连下水道都被仔细检查过。但是今晚,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却让他坐立不安。 "还是再去看看吧。"李克农对身边的秘书说道,随即起身朝毛主席预定居住的房间走去。这个习惯他已经保持了很多年,就是在别人看起来已经万无一失的情况下,他总要亲自再检查一遍。这种习惯,在他多年的特工生涯中救过无数人的命。 推开房门,房间里的陈设一目了然。窗台上整齐地摆放着几盆君子兰,床铺被警卫员整理得平整如镜,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李克农按照习惯从门口开始,一寸一寸地检查着房间的每个角落。当他走到房间西南角时,突然停下了脚步。 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有一块木地板看起来有些不对劲。普通人可能不会注意,但李克农凭借多年的经验,立刻感觉到了异常。他蹲下身子,用手轻轻触摸那块地板,发现底下似乎有什么东西。小心翼翼地撬开地板,一个金属装置映入眼帘! 李克农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那是一枚定时炸弹!如果这东西爆炸,不仅毛主席会有生命危险,整个中国的历史可能都要改写。他立即站起身,以最快的速度冲出房间,大声喊道:"警戒!所有人准备战斗状态!立即联系拆弹专家!" 整个香山别墅区瞬间陷入紧张状态。警卫员们迅速到位,将毛主席的房间团团围住。拆弹专家很快赶到现场,在李克农的指挥下,紧张而有序地开始了拆弹工作。此时已是凌晨三点,距离引爆时间只剩下不到一个小时。 在拆弹的过程中,李克农的大脑在飞速运转。这个炸弹是怎么进来的?他们明明检查过多次,甚至连老鼠洞都不放过。突然,远处传来了一声悠扬的钟声,那是山上寺庙的钟声。李克农愣了一下,然后猛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大声说:"寺庙!是寺庙的问题!" 他立即转身对副手说:"马上带一个班的人跟我走,去山上的寺庙!"说完,李克农就朝山上奔去。 在通往寺庙的山路上,李克农快步行走着,他的思绪不由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是1927年4月18日,一个他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当时还是20多岁的李克农,刚刚接触到了一个惊天秘密——国民党芜湖右派正在策划反革命政变,准备对共产党人下毒手。 那天晚上,李克农顾不上危险,连夜将这个消息传递给芜湖的中共干部们,让他们及时脱身。这是他送出的第一个情报,也是他走上情报生涯的起点。从那以后,他深刻认识到,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要想保护好党的事业,就必须深入虎穴,从敌人内部获取最准确的情报。 1929年,李克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考入国民党无线电管理局。这可不是普通的单位,而是国民党的信息腹地,也是特务组织的大本营。进入这里,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当时有人问他怕不怕,李克农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怕!"就这样,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玩命"的道路。 在国民党内部,李克农凭借过人的才能很快就获得了信任。他和钱壮飞、胡底三人被称为"龙潭三杰",在特务头子徐恩曾手下混得如鱼得水。为了不露馅,他们不得不学着国民党官员的生活方式——出入赌场,纸醉金迷。李克农内心很清楚,这些都是假象,但他必须这样做才能接近核心机密。 1931年,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传来——中央特科科长顾顺章在汉口被捕叛变了!这个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顾顺章投敌后,将武汉的二十多家秘密机关全部供了出来,还要把上海的党中央机关也告诉国民党。情况万分危急! 幸运的是,那天正好是周六,徐恩曾不在南京,钱壮飞负责通讯社的工作。他截获了这份密电后,立即通知了李克农。李克农知道这事关上海地下党组织的生死存亡,不能按正常程序传递消息了,必须马上找到陈赓! 当时找人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没有提前约定,李克农只能在上海到处寻找。他冒着被敌人发现的风险,终于在江苏省委的帮助下见到了陈赓。听到这个消息,陈赓大吃一惊,立即带着李克农去见周总理。周总理毫不犹豫,连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全员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