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73年,知青刘朝旭被推 荐上大学,临走时去找队长告别。没想到,在他家窗前,听

1973年,知青刘朝旭被推 荐上大学,临走时去找队长告别。没想到,在他家窗前,听到里面队长说:“朝旭要走了,去给他借点路费吧!”队长媳妇说:“你上次卖了羊皮袄才凑够给知青买锅的钱,现在让我上哪儿借!   73年的秋风吹的窗外沙沙作响,刘朝旭怀着沉重的心情收拾的着行李,他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怀念这个满是风沙的小村庄。   四年前,刘朝旭还是个刚出校园的大学生,他怀着懵懂的心情踏入了大山里的这片土地。扑面而来的是一阵大风,里面夹杂着石子和碎沙。   刘朝旭对这个地方的第一印象算不上好,这时一个穿着羊皮袄的中年男人迎着风走了过来。   “你是新来的知青吧!我是村大队上的,你们叫我郭叔就行!”   刘朝旭跟着郭叔来到了住的地方,这里都是大大小小的土窑洞,睡觉的地方就是洞里面放了一张小床。刘朝旭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这样艰难的日子,以后该怎么熬。   郭叔则热情的带他到村子里转了一圈,还顺带讲了下接下来要干的工作。郭叔还给刘朝旭带来了一床厚点的被子,以防晚上着凉。   一位第一次见面的大叔,竟然也会关心睡觉这种小事,刘朝旭的心里不由得暖呼呼的。   刚开始工作的刘朝旭很不习惯,有时免不了会出差错。郭叔从来没责骂过一句,一边帮着刘朝旭收拾烂摊子,一边又重新教了他一遍。   这天,刚好轮到刘朝旭在厨房做饭,他刚把水倒进去,就看到锅底处一直往外漏水,仔细一看才发现锅底破了一个小拇指般的洞。   这样的锅肯定是没办法做饭,刘朝旭急的找到了郭叔商量对策。   “你别慌,我去赶队上的驴车,咱俩一块去供销社买口锅”   刘朝旭拿着知青队里凑到的十三块,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他害怕自己丢了,便放到了郭叔褂子的口袋里。   两人在供销社挑好锅后,才发现装钱的褂子落在了驴车上。郭叔赶到门口,发现驴车还在,但褂子却不翼而飞,里面的钱自然也找不到。   知青队里还等着这口锅吃饭,刘朝旭觉得是自己没看好钱,但他也没钱垫上,开始不停的责怪自己。   “这钱是在我的褂子里丢的,我来负责凑齐这笔钱!”郭叔将责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不一会儿,郭叔不知道从哪儿弄到了十三块,将挑好的锅买了回来,送到了知青队的厨房里。   四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刘朝旭收到了回城的凋令书,他收拾好包裹后,打算去郭叔的家里告个别。   刚走到门口,刘朝旭就听到了郭叔夫妻俩的谈话。原来知青队的锅是郭叔卖了羊皮袄换来的,就算郭叔的口袋空空,他还想着借钱给知青队的人一些路费。   刘朝旭的眼角不禁湿润起来,他没想到郭叔私下里竟然为知青们做了这么多的事。他扭头回到了知青社,把郭叔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将了出来。   大家伙一致决定,要凑钱把郭叔的羊皮袄给赎回来,十来个人你一块,我五毛,很快就凑够了钱。   郭叔的羊皮袄被赎了回来,剩下的钱还给郭叔买了十来个鸡蛋。在那个年代,鸡蛋可是稀罕的吃食。   郭叔感动的说不出话,他将那些鸡蛋烙成了鸡蛋饼,让坐车走的知青们带上,好留着路上吃。   知青们和郭叔互相着想,不图回报,是那个年代里一份难得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