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王家烈被蒋介石逼迫,交出兵权后考察散心,蒋介石也够意思,给了3万大洋路费,不想,王家烈前脚上飞机,后脚,特务就把他的贵州老窝给“端了”! 1935年5月3日,贵阳龙洞堡机场的晨雾里,王家烈摸着中山装内袋的三万银元汇票,指尖残留着文昌阁檀木桌的油润触感。 这叠轻飘飘的纸片,竟比他当年背盐巴挣的铜钱还烫手。 三天前蒋介石特使送来的"考察经费",此刻正随着DC-2运输机的震颤,在他胸腔烙下权力的墓志铭。 1893年的桐梓盐道上,十岁的王家烈赤脚踩碎冰碴,背篓里的井盐压得脊椎弯成月牙。 某日草鞋刮翻财主的油箩,他被吊在集市槐树上挨鞭子时,血珠混着桐油滴进青石板缝,滋长出人生第一缕恨意。 十八岁借绸衫娶亲的屈辱,让这个盐工在1914年报名参军,背着满是盐渍的粗布褂子钻进贵州陆军讲武堂。 1920年铜仁剿匪的血战中,王家烈背着中弹的周西成杀出重围,右臂三个弹孔涌出的血,染红了长官赏赐的勃朗宁手枪。 当上周西成心腹的他,在1926年接管黔军第二师,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张泛黄盐票,提醒自己别忘本。 1932年兵临贵阳城下,他望着毛光翔弃城而逃掀起的烟尘,突然想起少年时背篓里融化的盐粒,在阳光下也会这般闪烁。 当上"贵州王"的王家烈,发现全省年入七百万银元,养兵却要三百六十万。 他在文昌阁官邸嚼着酸汤鱼,副官递来的南京停饷令卡住喉咙,鱼刺划出的血丝像极了乌江防线上溃败的黔军血痕。 夫人万淑芬摔碎翡翠烟枪,红指甲划过账本上被收买的师长名单,这个曾拎双枪镇守铜仁的女人,此刻成了丈夫政权崩塌的丧钟。 张学良专机舱门关闭的瞬间,陈立夫带着特务冲进文昌阁。 密道里三十箱金条早被柏辉章泄密,檀木箱里《贵州矿脉图》成了笑话。 三个月前还指望锑矿翻本的王家烈,此刻在云层颠簸中摸着空枪套,里面塞着地下党的字条,"晒盐的别和卖盐的斗"。 南京参议院的貂皮大衣裹不住寒意,报纸头条刊登着他家太师椅的照片,新来的参谋翘着二郎腿,皮鞋底沾着虎峰别墅门槛的朱漆。 1949年贵阳解放那天,56岁的王家烈蹲在小十字街啃烤洋芋,老茧手掌摩挲着百货公司玻璃柜里的钢笔。 当年被抄家摔碎的狼毫笔,化作虎峰别墅捐赠书上的签名,鎏金匾额卸下时,桐梓盐道上立起他背盐的铜像。 有红领巾问这大官为何捐房,他杵着竹杖笑出眼泪,风里飘来酸汤鱼的香味,恍惚又是1935年那个坠落的清晨。 主要信源:(文献——贵州军阀史上的“王犹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