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35年,13岁小红军罗玉琪过草地时突然腹痛不止,碍于女同志就跑远处去方便,不

1935年,13岁小红军罗玉琪过草地时突然腹痛不止,碍于女同志就跑远处去方便,不料返回后竟发现草地已空无一人......

四川茫茫草地,1935年深秋。罗玉琪蹲在一处灌木丛后,双手捂着腹部,冷汗直流。

长征路上,他已经习惯了饥饿。但这次不同。野菜和草根在他肠道里翻腾,像刀割一般疼痛。他不得不离开队伍,寻找隐蔽处解决。

草丛中,罗玉琪痛苦呻吟。草地上的野菜都透着一股酸涩味,但他们已经三天没有正经粮食,别无选择。

解决完后,他艰难站起。右脚的伤口已经化脓,每走一步都撕心裂肺,四周一片寂静。队伍不见了。

罗玉琪猛地慌了神。在这片一望无际的草海中,失去队伍意味着死亡。

强忍疼痛,沿着记忆中的路线追赶。但草地上没有路,只有起伏的草丛和隐藏的沼泽。

速度太慢了。右脚溃烂,左脚也被锋利的草叶,割得鲜血淋漓。

每走十步,就要停下喘息。天色渐晚,远处传来狼嚎。罗玉琪绝望地意识到,今晚他将独自一人面对草地的黑夜。

包裹里只剩半块硬窝头,这是他唯一的口粮。

他掰下指甲盖大小的一块,含在嘴里慢慢化开,剩下的必须省着吃,也许能支撑两三天。

当晚,他在一处略高的草甸上生起火堆。

火光驱散了靠近的狼群,但也让他成为目标,鬼知道草地上还有哪些,不怀好意的目光在注视着他。

天亮了,罗玉琪继续前行,他不敢停止,也不敢走错方向。

草地沼泽遍布,每一步都可能踏空,突然,右脚陷入泥沼,整个人迅速下沉,拼命挣扎,却越陷越深。

绝望之际,远处传来声音,一个独眼军官拄着木棍,带着几名同样狼狈的红军战士出现了。

他们用绑腿布将罗玉琪从沼泽中拽出。

"李玉胜,28团副连长。"独眼军官简短介绍自己。

右腿负伤,行动不便,但眼神坚定如铁,除了他,这支临时小队还有七八个人,都是从各部队掉队的战士。

李玉胜没有废话,当即宣布成立"草地临时党支部",自任支部书记,并命令每名战士必须服从统一指挥。

让一名战士在木板上刻下"草地临时党支部"几个字,随后剪开自己的手指,用血染红这些字。

"同志们,在革命队伍里就得听从命令。"李玉胜环视众人,"即使我们与主力分散,也必须保持革命军人的本色!"

李玉胜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工,炊事兵负责寻找可食用的野菜,曾当过猎户的战士,负责制作陷阱捕捉野兔和鸟类,轻伤员轮流放哨,重伤员则被捆在马鞍上,协助辨别方向。

罗玉琪因右脚伤势被分配到轻伤组。

每天早晚,李玉胜都要求每名战士汇报身体状况。

谁要是隐瞒病情,轻则批评,重则纪律处分。

在草地上,生存形势异常严峻,食物短缺,他们不得不挖草根、剥树皮充饥。

有一次,罗玉琪发现马粪中,有未消化的青稞麦粒,迫不及待地将其洗净生吞,结果当晚呕吐不止,险些丧命。

雨季来临时,他们的处境更加艰难,一场暴雨过后,小队被沼泽包围,进退两难。

李玉胜决定用人链方式通过危险区域,所有人将绑腿布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生命绳索,前面的人陷入沼泽,后面的人就能将其拉出。

这种方法虽然有效,却极其消耗体力。

三天后,支部成员中已有两人因体力不支牺牲。

李玉胜在支部会议上宣布新决定:轻重伤员分开行动,轻伤组加快速度追赶大部队,重伤组原地等待救援。

罗玉琪被编入轻伤组,分别前,李玉胜将仅存的半块窝头分给了他们:"同志们,记住,只要信念不倒,人就不会倒。"

分头行动的第三天,轻伤组的一名战士踩中了陷阱,当即死亡。

恐惧开始蔓延,有人提议就地等待救援,罗玉琪坚决反对:"李连长让我们前进,就得前进到底!"

1935年,经过二十余天的跋涉,罗玉琪所在的轻伤组,终于在草地边缘发现了红军旗帜。

他们激动地冲向前方的部队,泪水夺眶而出。

主力部队迅速派出搜救队,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成功找到了包括李玉胜,在内的重伤组幸存者。

草地行军结束后,因表现突出,李玉胜被提拔为团长。

特地找到罗玉琪,拍着他的肩膀:"小罗,你的脚伤好了吗?"

罗玉琪低头看看已经结痂的伤口,笑了:"早好了,多亏了您当时的坚持。"

李玉胜摇摇头:"不是我的坚持,是组织的力量。在最绝望的时候,只有组织才能给人希望。"

多年后,已是老人的罗玉琪,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曾说,草地上最可怕的不是饥饿和伤痛,而是迷失方向的恐惧。

正是那个临时党支部,让他们在绝境中找到了精神支柱,重新凝聚成一个战斗集体。

草地已远,信念长存,在那片吞噬无数生命的绿色海洋中,一群掉队的战士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即使迷失在最艰难的境地,也能通过团结与坚持,走出一条生的希望之路。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96
用户13xxx96 2
2025-05-13 17:54
蹉跎岁月艰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