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39年的昆仑关,日军少将中村正雄正在训话,忽然腹部一热,鲜血直流。军医把他抬

1939年的昆仑关,日军少将中村正雄正在训话,忽然腹部一热,鲜血直流。军医把他抬到茅草屋进行手术。不料,刚取出弹片,还没来得及缝,“轰”的一声,一颗炮落下,灌了一肚子泥。    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广西南宁,掐断了中国跟外界的陆路联系,想把中国彻底孤立。这时候,中国军队不干了,决定反击,夺回南宁,打通补给线。于是,昆仑关战役就这么打响了。昆仑关在南宁东北方向,是个地势险要的地方,守住了它,南宁才有救。这仗的重要性不用多说,输了,中国抗战就更难了。   中村正雄,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的旅团长,少将军衔。他出生在日本石川县,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校毕业,还在法国、意大利当过军事参赞,算得上见过世面。1939年,他被派到中国,带着第21旅团加入桂南会战。桂南会战是日军为了抢广西、堵中国后路打的一场仗,而昆仑关是重头戏。中村正雄在这场仗里是个关键角色,但也别把他想得多高尚,他毕竟是侵略军的一员。   昆仑关不好攻,地形太险,中国军队在这儿下了血本,由白崇禧指挥,摆了个三路围攻的阵势,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压过来。日军靠第5师团守昆仑关,中村正雄的旅团是主力。仗打了几天,中国军队慢慢占了外围高地,日军开始扛不住了。12月20日,第5师团头儿急了,电令中村正雄带两个大队赶紧支援。他接到命令就出发,可路上被中国军队死死拦住,四天只走了不到50公里,部队折了不少人。   到了12月24日,中村正雄好不容易带着人到八塘和九塘之间,离昆仑关近了,但中国防线更硬。他停下来,想训训话鼓鼓士气,结果这时候中国第五军荣誉第一师第三团的团长郑庭笈拿望远镜一看,发现了个大目标,果断下令开火。迫击炮和机枪一顿猛轰,中村正雄就倒下了。   中村正雄中弹的地方是肚子,血流得止不住。部下把他抬到旁边一个茅草屋,军医赶紧上手,条件简陋也得救啊。他们切开伤口,取了弹片,正准备缝,外面炮声又响,一发迫击炮弹砸中茅草屋。屋顶塌了,泥土碎石全掉进他肚子里。军医手忙脚乱收拾,可他失血太多,又加上感染,当天凌晨就没气了。这死法听着挺惨,但战争就这样,谁也保不准下一秒咋样。   中村正雄一死,日军乱了套。他是指挥核心,没了他,部队士气一落千丈,指挥也乱了。中国军队趁势猛攻,12月31日拿下昆仑关,日军只能撤。这仗赢了,南宁保住了,陆路交通线也通了,抗战补给有了保障。更重要的是,这胜利让老百姓看到,日军不是打不败的,大家信心足了不少。   中国军队后来还收拾了中村正雄的遗体,杜聿明让人给他立了个简单石碑。这事儿当时争议不小,有人觉得他是侵略者,不值一提;也有人说他是军人,战死就该有点尊重。听说他在路上管过部队不扰民,可能这有点关系。   日军那边事后把他追封成陆军中将,想给他脸上贴金。可在中国人眼里,他就是侵略的帮凶,他的死是抗战胜利的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