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中国男人就是好!”2015年,福建厦门有一个来自意大利的女超模,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嫁给中国小伙,谁知,婚后每天把婆婆气的血压飙升,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015年,18岁的意大利女孩伯妮在威尼斯街头碰到福建来的王依帆,王依帆旅行时迷路,伯妮用英语帮他指路,两人就这么认识了。 他们开始写邮件联系,慢慢互相喜欢上,不久后,王依帆表白,说愿意为伯妮做任何事,伯妮没听家人的反对,放弃当模特,远嫁中国,来到厦门跟王依帆一起生活,这段跨国婚姻让她面对不少语言和文化的难题,也让她开始一条新的道路。 伯妮生在意大利,父母一个是意大利人,一个是乌克兰人,她14岁开始当杂志模特,17岁上了米兰时装周,还签了娱乐公司,事业眼看要大红,家人想让她留在欧洲发展,觉得嫁到中国不实际。 可伯妮选了爱情,辞掉工作来到厦门,她刚到中国不会说中文,问路买东西全靠翻译软件,翻译出错还常闹笑话,厦门的生活跟意大利差很多,吃的、社交的习惯都让她觉得陌生。 伯妮想办法适应,报了中文课,学点日常用的话,王依帆陪她熟悉当地,帮她过语言关,虽然习惯的过程不容易,伯妮对婚姻的承诺让她坚持下去。 她开始懂中国的风俗,从问路到买菜,慢慢找到感觉,这种努力让她在新生活里站稳脚,也为后来融入家庭和做事打下基础。 伯妮搬进王依帆家后,跟婆婆相处成了大难题,婆婆是传统中国妈妈,习惯管家务,希望儿媳也帮忙干活。 伯妮对中式生活完全不懂,厨房的工具让她摸不着头脑,有次做意大利面,她用错锅,水放得少,面条粘成一块,婆婆看了满脸惊讶,婆婆想让她学做中国菜,伯妮却习惯西方的独立生活方式,两个人的想法常碰不到一块。 王依帆从中帮忙,跟母亲讲伯妮的背景,也鼓励伯妮试着学家务,伯妮认真学,看婆婆怎么做菜,试着炒菜、包饺子,虽然常出错,她的用心让婆婆看到诚意。 她的中文越学越好,跟婆婆沟通也顺畅不少,家里关系渐渐好起来,通过这些磨合,伯妮不光适应了家庭,也更明白中国文化。 伯妮想记录在中国的日子,就开始拍短视频,分享学中文、做饭的事,她把跟婆婆的互动拍下来,展现文化不同的趣事,比如包饺子皮破了,婆婆无奈又好笑的样子,这些视频很真实,很快吸引人看。 伯妮穿上汉服,试做中国菜,拍出她作为一个外国女孩的努力,她的视频赶上2025年社交媒体爱短视频和个性化内容的风口,粉丝涨得飞快。 王依帆帮她出主意,买设备拍视频,两人从没人看做到成了网红,伯妮从模特转到网络创作,找到新方向,她的视频不光秀婆媳互动,还让大家看到中意文化的交流,带着正能量。 观众通过她了解两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伯妮也通过网络让更多人看到跨国婚姻的真面目。 2020年,伯妮跟王依帆结了婚,生了个混血女儿,家里更热闹,伯妮的中文已经能应付日常,学会几道中国菜,跟婆婆相处也更顺。 女儿出生后,婆媳关系更近,婆婆常帮着看孩子,伯妮的视频事业还在发展,内容多了中意文化交流,成了意大利人在中国适应的一个例子。 伯妮从不会中文的外国女孩,变成融入中国的媳妇,用努力和包容跨过文化障碍,她跟王依帆的婚姻,不光是爱情的结合,也是两种文化互相理解的见证,他们的家庭在难题中成长,展现了跨国婚姻的坚持和可能。 信息来源:中国妇女——《漂洋过海到中国,新生代洋媳妇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