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美国为了证实时间是否存在,特意让一名少妇在封闭的地下洞穴内,按照计划要生活210天,结果130天后工作人员发现她双眼呆滞,面容憔悴的坐在角落里,只好将她带了出来,她一开口让当场所有人汗毛倒立。 1989年,美国NASA跟意大利一个叫先锋前沿探索组织的团队联手,搞了个实验,专门研究时间对人的影响。说白了,就是想弄明白,时间到底是真东西,还是人脑子里的错觉。他们找了个地下洞穴,把所有时间线索都掐掉—no太阳、no钟表,连光线都固定得死死的。实验地点定在新墨西哥州的“失落洞穴”,那地方埋地下9米,周围全是厚岩壁,跟外界完全隔绝。计划是让人待210天,看看身体和脑子会咋变。 挑中的人是斯蒂芬妮·弗里妮,一个27岁的意大利妹子。她是室内设计师,1961年8月16号生在意大利安科纳,性格特安静,平时就喜欢一个人待着。她工作上老跟小空间打交道,设计房子啥的,所以对狭窄地方适应力挺强。面试时,她一点不怂,还说这实验听起来挺带劲的。科学家一看,这姑娘心理素质杠杠的,又自律,简直是天选之人。 实验1989年1月13号正式开始。弗里妮被送进洞里,住的地方是个18平米的有机玻璃小屋,里面就一张窄床、一张桌子、一堆装物资的箱子,还有空气循环系统和简易厕所。灯光24小时不关,温度23度,湿度高得像蒸桑拿,空气老是湿乎乎的。为了不让她知道时间,送饭也没个准点,她身上还带着监控设备,测心跳、血压啥的,外面的人通过摄像头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刚开始,弗里妮日子过得还行。她带了书看,玩纸牌解闷,还会写日记记点感受。她甚至练柔道保持运动量,偶尔对着摄像头挥挥手,挺淡定的。洞里没啥娱乐,但她还能自己找事干,生活算有条理。可没多久,麻烦就来了。没有白天黑夜,她的生物钟开始乱套。到第20天,她就睡不着了,盯着白光发呆,困得要死却闭不上眼。她的“一天”变得乱七八糟,有时睡20多小时,有时几小时就醒了,整个人晕乎乎的。 到了第60天,她彻底没规律了。睡眠时间长到25小时,醒着的时间也拖得老长。她日记里写:“我都不知道自己啥时候醒的。”吃饭也乱了套,有时好几天不碰食物,光喝水,有时突然饿得不行,抓起罐头猛吃。她情绪也崩了,开始烦躁,写的东西里全是丧气话。科学家看她这样,怕她太孤单,送了把吉他和两只小白鼠进去。她一开始还挺高兴,给老鼠取名叫“卢卡”和“米娅”,还弹了几下吉他。可没几天,她就没兴趣了,吉他扔一边落灰,老鼠叫她也不搭理。 第90天,情况更糟。她活动量少得可怜,大部分时间蜷在角落,手指抠着衣服,眼神跟丢了魂似的。体重掉得厉害,从48.5公斤跌到40多公斤,脸瘦得凹进去,皮肤白得像纸。她的月经早停了,身体内分泌乱成一团。她偶尔起来走两步,像困住的动物,低声嘀咕几句,又停下来盯着墙发呆。到第120天,她几乎不吃东西,罐头堆满桌子,水壶倒是空了一半。监控里,她动作慢得像老太太,科学家知道她快扛不住了。 第130天,实验提前喊停。工作人员进去时,她缩在角落,瘦得衣服都撑不起来,头发乱得挡住脸。她状态太差,抬眼看人时,眼神空得让人心里发毛。几天后,她能说话了,声音沙哑得像磨砂纸。她问科学家,自己待了多久,以为自己撑了60天,结果人家告诉她已经130天了。这时间差把所有人都震住了,130天在她脑子里缩成60天,时间感彻底崩了。 实验一结束,弗里妮被送去医院。她身体状况惨不忍睹,体重轻了快8公斤,缺维生素D,内分泌也废了。医生给她补营养、调身体,过了几周,她体重涨回来点,状态也好些了。可时间感这块,她没完全恢复。回到正常生活,她老觉得时间不对劲,有时一天短得像几小时,有时一小时长得像一天。她后来跟记者说:“我找不到时间的感觉了。”这实验给她留了后遗症,脑子里的钟坏了。 这130天不是白熬的,弗里妮的经历给科学家攒了一堆数据。她的报告被拿来研究,成了研究生物钟和隔离效应的宝贝。专家发现,时间感不光靠生物钟,还得有光线、温度、社交这些外在东西撑着。这对NASA挺重要,因为以后去火星啥的,宇航员也得在没时间的环境里待好几个月。弗里妮还顺便破了女性最长洞穴隔离的纪录,她的事上了《纽约时报》头条,火了一把。 回意大利后,她接着干室内设计,想把生活拉回正轨。她不爱提那130天,偶尔接受采访,也就说说实验咋改了她对时间的看法。她特珍惜太阳光,出来时还说过:“太阳太美了。”刚出洞那会儿,她站在沙漠里,眯着眼看太阳,笑得挺开心。可后来她改口了,说要是能重来,死都不再进那洞。她眼神里多了点疲惫,像被那段日子掏空了点啥。 弗里妮慢慢找回生活节奏,但实验的影响甩不掉。她继续待在意大利,有时在科学会上讲讲自己的事,激励那些想探索未知的人。她的故事让人看到,人没时间会多崩溃,也让人佩服她的胆量和韧性。她用130天换来的数据,成了科学界的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