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09年,96岁高龄的太平天国“幸存者”赖汉英,在行将就木前透露了一个秘密,解

1909年,96岁高龄的太平天国“幸存者”赖汉英,在行将就木前透露了一个秘密,解开了困扰后人数十年的谜团,也就是杨秀清到底被谁所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从1851年到186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杨秀清,作为“东王”,是这场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出身贫苦,烧炭为生,没读过几天书,却凭着过人的胆识和组织能力,成了太平天国的实际掌舵人之一。洪秀全虽是天王,但早期很多大事都是杨秀清说了算。他不仅带兵打仗,还搞了个“代天父传言”的把戏,把自己包装成神一样的存在,连洪秀全都得听他的。这家伙的地位有多高?可以说,太平天国能从广西一个小村子打到南京,立下“天京”,杨秀清功不可没。

但树大招风,杨秀清的权势也埋下了隐患。他的强势让洪秀全心里不舒服,更别提其他王爷了。1856年的天京事变,杨秀清突然被杀,整个太平天国像是被捅了一刀,从此内斗不断,元气大伤。直到1909年,赖汉英临终前的爆料,才让这个谜团露出点端倪。

赖汉英,太平天国的“幸存者”,身份可不简单。他是洪秀全的小舅子,早年跟着姐姐嫁进洪家,后来投身太平天国,成了骨干之一。天京事变时,他就在现场,眼睁睁看着那场血雨腥风。后来太平天国垮了,他侥幸逃过一劫,隐姓埋名活到了96岁。1909年,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才把憋了几十年的秘密抖了出来。

为啥这时候说?有人猜,他可能是想给自己留个“交代”,不想带着真相进棺材。也有人说,他年纪大了,怕后人永远搞不清这段历史。毕竟,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杨秀清的死直接影响了整个运动的命运。赖汉英作为亲历者,他的说法分量不轻。可他说的是不是百分百靠谱?这还得细细掰扯。

按赖汉英的说法,杨秀清不是洪秀全杀的,而是北王韦昌辉干的。韦昌辉是谁?他是太平天国的“北王”,跟杨秀清一样,都是洪秀全的左膀右臂。但这俩人关系可不咋地。杨秀清仗着自己功高震主,经常对其他王爷指手画脚,韦昌辉早就看他不顺眼。加上杨秀清“代天父传言”那套,把自己搞得高高在上,韦昌辉心里估计早就憋了一团火。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起因是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这在太平天国是大忌,毕竟天王只能有一个。洪秀全表面上没吭声,但暗地里肯定不爽。韦昌辉抓住了机会,带着人冲进东王府,把杨秀清和他的几千个手下一锅端了。赖汉英说,这事儿是韦昌辉自作主张,洪秀全事先并不知情。事后洪秀全虽然震怒,把韦昌辉也杀了,但杨秀清已经回不来了。

这说法听着有鼻子有眼,可也有疑点。洪秀全作为天王,真会一点风声都没听到?韦昌辉敢这么大胆子,不怕洪秀全秋后算账?赖汉英的爆料,到底是真相大白,还是他一个人的片面之词?

不管杨秀清是谁杀的,天京事变本身就是太平天国内部矛盾的总爆发。太平天国刚建都南京那会儿,看起来风光无限,可底下早就暗流涌动。洪秀全忙着当他的天王,享福为主;杨秀清管着军政大事,野心越来越大;韦昌辉和其他王爷呢,又不甘心被压着。加上打仗耗钱耗粮,后勤跟不上,大家都急着争权夺利,谁也不服谁。

杨秀清一死,等于把这锅粥彻底搅浑了。韦昌辉杀了杨秀清,又被洪秀全干掉,短短几个月,太平天国的高层几乎死了一半。剩下的石达开后来也跑了,带着人马单干。没了杨秀清这根顶梁柱,太平天国再也没能缓过来,清军趁机反攻,1864年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运动就这么散了。

赖汉英的话,乍一听挺震撼,毕竟他是当事人,活了96岁才开口,显得很有分量。但仔细想想,也有让人犯嘀咕的地方。第一,他是洪秀全的小舅子,会不会有意替姐夫洗白,把脏水全泼给韦昌辉?第二,天京事变过去50多年,他的记忆会不会有偏差?第三,他为啥不早说,非要等到1909年快咽气了才讲?这些问题,都让他的说法打了个问号。

历史学家后来也查了不少资料,有的认为赖汉英说的有道理,韦昌辉确实有动机和能力干这事;也有人觉得,洪秀全就算没直接下令,至少是默许了,不然韦昌辉哪来的胆子?真相可能介于两者之间:洪秀全不满杨秀清,韦昌辉趁机下手,事后洪秀全再装无辜,把韦昌辉当替罪羊杀了。这么一想,太平天国的权力斗争,真是比电视剧还复杂。

不管谁是凶手,杨秀清的死对太平天国来说都是致命一击。他活着的时候,军事上还能打,清军一时半会儿拿他没办法;他死了,太平天国就成了散沙,内耗比外敌还可怕。有人算过,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死了好几万人,光高层就没了三个王,整个组织像被掏空了心。

更深一层看,杨秀清的死暴露了太平天国的根本问题:靠宗教起家,靠武力扩张,可内部没个像样的制度约束。洪秀全搞的那套“天父天兄”,听着唬人,实际上一到关键时刻就露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