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张作霖受邀前往财主于六家喝酒,殊不知是一场“鸿门宴”,期间,于六起身离开,谁料,于六那如花似玉的老婆二兰子却突然将衣服扯乱,死死抱住张作霖,一边哭的梨花带雨,一边尖叫:“来人呀,非礼啦……” 张作霖年轻时候有段惊险故事,这事儿得从东北小镇说起。那时候他还是个没混出名堂的毛头小子,跟着兽医师傅学手艺讨生活。 要说这小伙子确实有两下子,给牲口看病的手艺越来越精,十里八乡都知道有个姓张的兽医本事大。 镇上有个叫于六的土财主,家里有几百垧地,养着几十匹好马。 这人长得跟土地庙里的泥菩萨似的,五短身材蒜头鼻,偏生娶了个水灵灵的媳妇叫二兰子。 这女人在镇上可是出了名的俏,柳叶眉桃花眼,走起路来像风摆荷叶,多少老爷们儿偷摸着咽口水。 于六盘算着开个兽医站,既能给自家牲口看病,又能赚外快。 他打听到张作霖的手艺好,就带着两坛高粱酒上门请人。那年月有本事的人到哪儿都吃香,两人很快在镇上支起门脸。前屋摆着药柜铁砧,后院拴着病马瘸驴,生意红火得跟灶膛里的火似的。 要说于六对张作霖是真够意思,工钱给得厚道,逢年过节还往张家送米送面。有回张作霖老娘害了风寒,于六二话不说让人套车去城里请大夫。 可这二兰子不是省油的灯,自打头回见着张作霖,眼珠子就粘在这小伙身上。张作霖长得精神,浓眉大眼高鼻梁,往那儿一站跟白杨树似的挺拔。 这年腊月里,二兰子趁着于六去收租,摸黑溜进兽医站后屋。 张作霖正给马配药呢,冷不丁被人从背后抱住,吓得药杵子都掉地上了。二兰子贴着他耳朵说私奔,张作霖脑门子直冒冷汗,掰开那双手就往门外跑。 这事儿成了他心病,打那以后找各种借口不去于家走动。 转过年来开春,于六非要请张作霖到家里吃酒。 二兰子在旁边帮腔,说前些日子得了几坛关外烧刀子。 张作霖推脱不过,硬着头皮去了于家大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于六说要去地窖取陈年好酒,留下媳妇陪着说话。 要说这二兰子早就憋着坏,等于六一出门,扯开自己衣裳就往张作霖怀里扎。张作霖急得直往后躲,二兰子顺手抄起茶碗摔在地上。 于六带着家丁冲进来时,正看见自己媳妇披头散发坐在地上哭,衣裳领子扯开老大口子。 这事儿闹得满镇风雨,于六气得抄起马鞭要抽人。 多亏街坊里几个老汉劝着,说张作霖平时老实本分,不像干这缺德事的人。于六到底抹不开面子,撂下狠话让张作霖滚出镇子。 兽医站当天就贴了封条,张作霖背着铺盖卷往北走,半道上让招兵的给截住了。 要说这人呐,有时候倒霉事里藏着好机缘。 张作霖在军营里混了段日子,倒把带兵打仗的门道摸熟了。后来甲午战争爆发,他跟着队伍往朝鲜打,虽说吃了败仗,可到底混出点名堂。 再后来拉起自己的队伍,成了东北地面上说一不二的张大帅。 当年那个逼他远走他乡的于六,听说后来日子越过越糟。 二兰子跟个外乡戏子跑了,家产败得七七八八。有次张作霖的骑兵队路过老家,于六吓得连夜逃到外县,生怕大帅记着旧账。 其实张作霖早把这事撂下了,用他的话说:"老爷们儿要总记着陈芝麻烂谷子,还干不干正事了?" 这段往事在东北流传出好几个版本,有说二兰子后来悔青肠子的,也有说于六家业败光要饭的。 不过正史里倒是记着,张作霖发迹后特意请过当年劝架的老汉吃席,还赏了二十块大洋。 这事儿能看出张大帅的脾气,恩怨分明不记仇,倒真是条汉子。 要说人生际遇真是难料,要不是当年那场冤枉官司,张作霖说不定就在小镇上当一辈子兽医。可世道逼着人往前走,倒走出个坐镇东三省的风云人物。 这故事听着像戏文里的桥段,可实实在在写在奉天省志里,白纸黑字做不得假。 信息来源:徐彻.《从草莽英雄到民国大元帅》.团结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