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5年,钱学森回国之后,中国科学院按照教授一级工资,给钱学森每月335.8元

1955年,钱学森回国之后,中国科学院按照教授一级工资,给钱学森每月335.8元人民币,1957年起,钱学森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每月增加津贴100元人民币,另外,每年年底给钱学森500元人民币左右的奖金。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麻烦顺手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日后随时参与讨论、分享观点,感谢您的支持呀! 可未必人人知道,他回国后到底拿多少工资。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科学院给他开出了335.8元的工资,而就在他刚离开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收入是他的几十倍。 我们知道他对祖国的贡献巨大,但很多人也不免好奇,这样一位大科学家,怎么就接受了这么低的工资待遇呢? 钱学森回国两年后,住在科学院宿舍楼时,楼下卖豆腐的老张忍不住问了一句:“钱教授,听说你在美国时,每个月能挣五千美元,咋还愿意回来啊?” 这话一传开,宿舍楼的街坊邻居都感到惊奇,纷纷议论:五千美元可不是小数目,那时候买栋楼都够了。 钱学森笑了笑,拿起一块豆腐,说:“老张啊,那边的钱多是多,可是花得也快,你看看,咱们这儿豆腐几分钱一斤,美国豆腐没这么便宜,我这点工资买菜吃饭足够了,再说了,这边的空气多新鲜啊。” 大家听了哈哈一笑,可谁也知道,这话不是全然的玩笑。老张的豆腐店虽然不起眼,可在科学院这个小院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钱学森来买豆腐,他从不觉得自己是个名人,过得和周围普通人没啥两样。 “钱教授那么大的科学家,不抽烟、不喝酒,衣服也朴素得很,”老张后来回忆,“你要不知道他干的是啥工作,还以为他就是一个普通教师呢!” 有一次,科学院为了改善生活,发放了额外的一百元津贴,很多人都高兴坏了。 可过了几天,钱学森却找到院长说:“你们给我的津贴,是不是有点多了?我自己这日子过得挺好的,你们看看,能不能把这钱多发给年轻一点的同志?” 院长没料到钱学森会这么说,愣了半天才回过神:“学森同志,这钱国家就是给你的特殊照顾,你就安心收下吧。” 钱学森摇摇头:“你不知道,我家里啊,过得真挺简单的。一百元,够我们家一个月生活费了,多出来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这一幕让人感慨不已。街坊邻居们听了,都竖起大拇指说:“钱教授啊,人家这是心里装着国家,装着大家,哪里还有自己的小算盘呢?” 其实,钱学森拿着教授一级工资,家里也不宽裕。他夫人蒋英教授,平时买菜做饭都精打细算,市场上青菜价格稍微涨了两分钱,她也会觉得贵。 但日子虽简单,钱家却活得坦坦荡荡、从容不迫。 1990年代的一天,北京一家杂志社的年轻记者登门采访钱学森,想听他聊聊过去在美国的风光。 “小伙子,”钱学森看出记者的心思,轻声说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在美国日子一定过得好得很?” 年轻人不好意思地点点头:“那时候您在美国,地位高,收入高,日子应该比国内舒服吧?” 钱学森摆摆手,淡淡地说道:“收入高是事实,舒服嘛,未必。” 他指着窗外街道上的孩子说:“你看咱们门口那些孩子们,下课了就撒欢跑着玩,多自由自在啊。你知道吗,在美国时,我儿子放学回家,一路上都有人跟着,政府说是保护,实际上就是怕我跑了。” 年轻记者惊讶地张大嘴巴,钱学森继续说道:“回国以后,虽然收入降低了,可是心里啊,才是真的踏实。 我虽然姓钱,但我这一辈子,最看重的不是钱,是国家对我的信任,老百姓对我的尊重,这才是真正值钱的。” 钱学森的话语朴实而深刻,记者听着,不知不觉眼睛湿润了。直到这时他才明白,衡量生活好坏的标准,不是收入多少,而是心里有没有安稳踏实的感觉。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和钱学森聊天的老张、采访他的年轻记者,都早已年迈。回想起钱学森那朴实而踏实的样子,还是会忍不住心里热乎乎的。 一位国际顶尖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越的待遇,回国拿着普通教授的工资过一辈子。钱学森到底在意什么,或许从老张的一块豆腐、从钱学森的一句简单的话中,我们早就知道答案了。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让你有所收获,关注我们,下次更新不踩空~ 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我们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