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聂帅正开会,外面一阵枪响,他以为有敌袭立即冲出去。定睛一看,自己的爱犬被打死在地,聂帅瞪着眼吼道:“谁的胆子这么大?来司令部展示枪法?”
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里,发生了一桩耐人寻味的事。
那天聂荣臻正召集干部们开作战会议,院子里突然传来"砰砰"两声枪响。
警卫员们本能地摸向腰间,作战参谋们下意识地往窗口方向张望。
聂荣臻抓起桌上的配枪就往外冲,动作快得让门口的警卫员都没反应过来。
院子里躺着条毛色油亮的黑背犬,身下的积雪洇开暗红色血迹。
聂荣臻握着枪柄的手微微发抖,这狗是他从五台山带下来的,跟着他穿越过日军三道封锁线。
围上来的干部们大气都不敢喘,谁不知道聂司令员平日里最讲究沉着冷静,可眼下太阳穴上的青筋都暴起来了。
众人的目光跟着聂荣臻的视线转向院角,左叶正往腰间的牛皮枪套里塞他那支南部十四式手枪,枪管还冒着热气。
这个冀中军区的营长昂着脖子,活像只斗赢了的公鸡。
他顶头上司吕正操往人群里缩了缩,恨不能把脸埋进棉大衣领子里。
"哪个在司令部里耍枪法?"聂荣臻的山西口音响得能震下房檐的冰溜子。
这话问得有意思,院子里二十多号人,就左叶手里攥着刚开过火的家伙。可聂司令员偏要绕这个弯,给年轻人留个台阶下。
左叶倒是痛快,踩着冻硬了的雪地往前跨了两步:"报告司令员,狗是我打的!"他抬手抹了把冻得通红的鼻子,"战士们啃树皮嚼草根,司令部的狗倒养得滚瓜溜圆,这像话吗?"
这话像盆冰水浇在烧红的炭火上,那年月根据地确实困难,粮食供应青黄不接是常事。
晋察冀军区1942年的供给记录显示,普通战士每天只有六两黑豆,机关干部也不过八两。
可要说司令部的狗吃得比人好,倒也不全是事实——聂荣臻的狗主要吃战士们打猎剩下的骨头内脏。
聂荣臻脸上的怒气像春雪似的化了,他绕着死狗转了两圈,突然伸手拍向左叶肩膀。
年轻营长梗着脖子准备挨训,没想到司令员扭头冲炊事班喊:"把这畜生拾掇了,给同志们添个荤菜!"
后来端上桌的狗肉炖萝卜,香得能让人把舌头吞下去。
聂荣臻特意把左叶叫到身边,夹了块带皮的狗腿肉搁他碗里。
这个刺头营长打仗是把好手,就是脾气太冲。
去年在束鹿县为了抢弹药,差点把后勤处长的办公桌掀了。
可聂荣臻看过战报,这小子带着两个连能在鬼子包围圈里七进七出,是块打仗的料。
这顿狗肉宴吃得值当,转过年来宋庄那一仗,左叶带着三个连硬扛住日军两个大队的轮番冲锋。
等增援部队赶到时,阵地上摞着的鬼子尸体比麦秸垛还高。
最绝的是1948年黑山阻击战,他领着八千子弟兵跟廖耀湘十万美械部队硬碰硬,愣是没让国民党军跨过防线半步。
要说聂荣臻痛失爱犬不心疼那是假话,后来他警卫员回忆,司令员有阵子总在晚饭后去狗窝转悠,见了野狗就掰半块窝头喂。
但比起条狗,他更看重敢说真话的愣头青。
那个冰天雪地的早晨,左叶那通火气冲天的质问,倒是让聂荣臻看清了这匹"野马"的成色。
这事在晋察冀传开后,机关里养宠物的风气收敛不少。
有回后勤部长弄了只山羊打算挤奶给伤员补身体,听说左叶来司令部开会,吓得连夜把羊送到老乡家去了。
倒是聂荣臻听说这事直乐,说左叶这"活阎王"的名号比政委做思想工作还管用。
多年后军事学院整理战例,有教员拿这事当治军典范。
说带兵打仗既要有菩萨心肠,也得有雷霆手段。
聂荣臻这手化干戈为玉帛的功夫,可比单纯赏罚分明高明多了。
那只倒霉的狗要是在天有灵,也算为抗战事业作了特殊贡献——用自己一身肉,给部队换了员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