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0年,女地下党员被处决前夕,意志突然有所动摇,向国民党特务表示愿意招供,

1950年,女地下党员被处决前夕,意志突然有所动摇,向国民党特务表示愿意招供,但前提是,自己必须先和哥哥见上一面! 浙江嘉兴出生的萧家幺女萧明华,从小在动荡时局里尝尽颠沛流离。这位1922年出生的姑娘,父亲萧子山幼年丧亲、少年漂泊,硬是靠着双手在嘉兴扎下根来。 家里五个孩子里,这个排行最小的姑娘最是聪慧,战火烧到浙江那年,全家先迁河南再转重庆,她愣是没落下功课。 重庆白沙镇的女师校园里,二十岁的萧明华遇见了改变命运的引路人。 二哥在师范学校的同事朱芳春,表面是教书先生,实则是中共地下党员。 这位戴着圆框眼镜的先生,带着姑娘读禁书、谈时局,把个富商家里娇养的小女儿,引上了提着脑袋干革命的道路。 1948年夏天,台湾海峡浪头正急。 刚在北平完成学业的萧明华接到密令,提着藤箱登上渡轮。基隆港潮湿的海风里,她成了台湾师范学院的中文教员。讲台上教着之乎者也,暗地里传递着海峡对岸急需的军情。 半年后,化名"于非"的朱芳春也来了,俩人扮作夫妻住进台北的日式平房,白天各教各的书,夜里就着煤油灯整理情报。 那会儿老蒋的部队在东南沿海布防,舟山群岛成了重点。萧明华小组弄来的布防图,直接帮了解放军大忙。可台湾岛上风声越来越紧,保密局的特务三天两头查户口。 1950年开春某个雨夜,三个穿中山装的汉子敲开萧家木门,说要请"于先生"去讲课。萧明华瞥见领头那人腰间的枪套,心里咯噔一下。 她稳住神送走瘟神,转头就往联络点传警讯。朱芳春接到消息要她立刻撤,这姑娘却把船票撕了——总得有人留下掩护同志。 十天后特务再来,直接给她上了手铐。 保安司令部的刑房里,烙铁辣椒水轮着来,两百多天愣是没撬开她的嘴。捱到十一月初,狱警隔着铁栅栏喊:"萧小姐,明早送你上路。" 谁也没想到,这个硬骨头突然松了口。她跟看守说想见三哥最后一面,只要见了亲人就全招。三哥萧明柱接到通知时,妹妹已经在囚车里。 兄妹俩在阴湿的会见室对坐,萧明华突然用潮阳老家的土话说了句:"阿兄记着,晒谷场东头第三垛稻草。"特务们听不懂方言,放走了这个教书匠。 三天后情报传到香港,组织上立即切断了台湾的联络网——原来"晒谷场"暗指第三号联络站出了叛徒。 1950年11月8日,马场町刑场的枪声带走了28岁的萧明华。 她至死不知道,那份用命换来的预警情报,保住了岛上二十多个同志的性命。直到1982年,遗骨才从乱葬岗迁回北京八宝山,青石碑上刻着"夜狐"二字。 当年扮她丈夫的朱芳春,后来官至河北省政协副主席,九十多岁接受采访还念叨:"那姑娘比我机灵,要是肯听话早撤,说不定能活到两岸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