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山东29岁青年黄河大桥轻生,临前对妈妈转钱称下辈子还当你儿子 “我做错了事

山东29岁青年黄河大桥轻生,临前对妈妈转钱称下辈子还当你儿子 “我做错了事情,给家里丢人了。”29岁的董星给母亲发完这句话,又转了一笔钱作为最后的交代,随后走向了济南历城区的黄河大桥。 他跟着又补上一句:“对不起,让父母操心失望了”“希望下辈子再当你的儿子。”究竟是什么样的“错事”,能让一个风华正茂的男人,觉得自己给家里带来了如此不堪的“丢人”后果? 董星的母亲至今被这个巨大的问号死死缠绕,她不知道儿子轻描淡写的几个字背后,到底扛着多重的担子。 而我们只能在各种猜测中打转:是还不清的债,是碰了不该碰的网赌,是创业失败血本无归,还是感情上彻底栽了跟头?这些猜想,像鬼影一样挥之不去。 29岁跳河自杀的青年 让人想不通的是,在亲友们眼里,董星是个爱跑步的小伙子,身影常常出现在马拉松赛道上,朝气蓬勃。 他的生活,至少从外面看,充满积极向上的劲头,谁能想到,这样一副看似充满活力的躯壳下,竟藏着一颗悄悄走向崩溃的心。 四月二十三号,晚上十点左右,他来到了济南历城区的黄河大桥,然后告诉了母亲手机密码,完成那笔最后的转账后,董星的车,就那么孤零零地停在了桥上。 车里,身份证件、手机,所有能证明他身份的东西,都原封不动地放着,有人从这个细节里,读出了他“不想给别人添麻烦”的最后一点克制。 这些举动,都在暗示这场告别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反复的琢磨和挣扎。当董星的母亲察觉不对劲,哆哆嗦嗦拨通救援队电话时,一切,似乎都晚了。 然而直到现在,救援人员也没有找到他,日子一天天过去,从四月底到五月中旬,大半个月,黄河依旧不语,董星还是没个影儿。 他的母亲,日日夜夜受着撕心裂肺的煎熬,那一声声“让他回家”的哭喊,通过网络传出来,揪住了多少陌生人的心。 救援人员每一次下水,都承载着一个家庭摇摇欲坠的希望,那份焦灼与无助,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到窒息。 网友对此的态度 自从救援队的冲姐曝光了这件事情之后,网友们的议论就没停过,大家都为这个年轻生命的突然离开感到惋惜和心痛。 同时也有很多人从董星的遭遇里,看到了自己或者身边人正在经历的坎儿,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房贷、失业的恐慌、还不完的信用卡、扛在肩上的家庭重担。 这些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生活难题,在某个特定的时刻,真的能像一座座大山,把人压垮,评论区一下子成了“大型破防现场”,人们借着哀悼董星,也一股脑儿地倒出了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容易和无力感。 “我们这一代人,谁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过一了百了呢?”这样的话,或许有些夸张,却也真实地照见了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 人们也开始琢磨那些平时被我们不当回事的“异常信号”,一个平时按时上下班的同事,突然辞职了。 一个总是嘻嘻哈哈的朋友,某天开始变得不爱说话了,这些细微的变化,会不会就是一个人在悄悄发出求救的信号? 董星的转账记录永远定格在了那个冰冷的数字上,而他如此决绝的举动,也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许多习惯了“报喜不报忧”的年轻人,以及可能对此习以为常的家庭脸上。 黄河大桥这个地名,此刻也似乎有了某种象征意义——那滚滚东去的河水,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更像是卷走了无数在底层苦苦挣扎的年轻人,那些说不出口的疲惫和绝望。 “到底做错了什么,要用命来还?”网友一句简单的追问,直白得让人心头发紧,却也点出了这悲剧最核心的地方。 我们忍不住想问,当一个年轻人觉得自己犯了错,第一反应不是找人帮忙、想办法补救,而是选择用最极端的方式来“赎罪”时,这个社会,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毛病? 当年轻人连“犯错”的勇气和空间都没有,当“给家里丢人”的恐惧大过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好好想想,这种弥漫在空气里的“不容错”的氛围,到底会把多少人逼到悬崖边上? 评论说得一针见血,这个社会最缺的,可能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而是那些愿意耐心听一句“我撑不住了”的耳朵。 我们这个时代,太喜欢鼓吹成功,太习惯赞美坚强,却很少给那些暂时失意的人,留足宽容和理解的空间。 房价那么高,工作那么难找,结婚生孩子那么让人焦虑,这些实实在在的生存压力,就像一张看不见的网,把许多年轻人牢牢困在里面。 他们习惯了一个人扛,习惯了在家人面前只展现最好的一面,却在一天天积累的压力下,慢慢弄丢了自己,也耗光了求生的力气。 那些所谓的心理干预热线、社会支持系统,在悲剧发生之后,总显得有点“马后炮”的味道,当一个人已经站在了桥上,心意已决,再多的事后分析和援助承诺,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生命无疑是最宝贵的。就像一些网友说的:“死都不怕,还怕什么?”这话听着朴素,却藏着一股子顽强的生命力。 一时的难关,可能真像乌云遮住了太阳,但只要咬牙挺过去,总会有云开雾散的那一天,希望董星能早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