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巴一线战力的分析很多,这个更加有意思,说巴军特战队在战后对印有渗透,“在打扫战场时”带走了印军最新列装的“智慧士兵”单兵作战系统,这套装备内置了“敌我识别模块”,价值23万美元的,结果被发现里面使用的却是“民用芯片”,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三个家里的武器”的抗干扰性能那么脆弱了。还有一点让印军“更为后怕”,是他们在对收集的一些“战利品”进行分析后发现,巴方使用的电子战设备,包括干扰功率800瓦的DWL-002系统,是“中国军方五年前淘汰的产品”,而我军现役的DWL-008型,有效干扰半径已达1200公里,是前者的2.4倍,“这让印度细思极恐”,幸亏是与巴军而不是中国军队交火。当然,印军是如何发现其中的差别的呢?这个没说。有人总结说,印巴这次克什米尔冲突,为现代战争写下新注脚:“工业是基础,科技是支撑,军人是核心。”这句话很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