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公元1368年的一天早上,朱元璋正在内殿吃烧饼,刚咬了一口,内监就来报说刘伯温觐

公元1368年的一天早上,朱元璋正在内殿吃烧饼,刚咬了一口,内监就来报说刘伯温觐见。朱元璋临时起兴,便把只咬了一口的烧饼放到碗中,然后盖上,再召刘伯温入殿。   公元 1368 年,大明王朝初立,金銮殿上龙椅生辉,朱元璋稳坐江山,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朱元璋身着常服,端坐在紫檀木桌前,面前摆放着一碟热气腾腾的烧饼。他随手拿起一个,咬下一口,酥脆的饼屑落在明黄的桌布上。   就在这时,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名内监小跑着前来禀报:“陛下,刘伯温刘大人求见!” 朱元璋微微挑眉,看着手中那只咬了一口的烧饼,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 都说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不如借此机会试探试探他的本事。   他不动声色地将烧饼放入碗中,取过一旁的描金瓷盖,轻轻盖上,这才沉声道:“宣!”   不多时,刘伯温迈着稳健的步伐踏入内殿,行礼参拜:“臣刘伯温参见陛下,愿陛下圣体安康,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端坐在椅上,目光如炬,盯着刘伯温,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玩味问道:“伯温啊,朕问你,这盖碗之中,放着何物?”   刘伯温微微一愣,随即目光落在桌上的盖碗,眼神深邃如渊,掐指默默推算起来。片刻后,他神色恭敬,朗声道:“依臣推算,碗中乃是一件被陛下咬过一口的食物,形似圆月,却缺了一角,想来应是烧饼无疑!”   朱元璋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好个神机妙算的刘伯温!果然名不虚传!”   你既如此聪慧,不如替朕推算一番,这大明的国运究竟如何?”   刘伯温心中猛地一紧,额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深知,这问题事关重大,稍有不慎,便是掉脑袋的大罪。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颤抖道:“陛下,此乃天机,泄露天机,臣恐遭天谴!还望陛下恕罪!”   朱元璋眉头紧皱,沉声道:“朕命你说,便是天大的罪责,朕也替你担着!但你若敢有所隐瞒,休怪朕不客气!”   刘伯温咬了咬牙,心中暗自思量:今日若不如实相告,必死无疑;可如实说了,日后也难逃一死。思来想去,他抬起头,眼中满是恳切:“陛下,若要臣说,还请陛下赐臣一张免死金牌,如此,臣方能安心言明!”   朱元璋看着刘伯温那副紧张模样,心中虽有些不悦,但急于知晓大明国运,还是挥了挥手,命人取来一张免死金牌,掷于刘伯温面前:“拿去吧!有了这金牌,你只管如实道来!”   刘伯温颤抖着双手拿起免死金牌,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这才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陛下建立大明朝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如今的大明已经非常强盛了。然而,在陛下百年之后,将皇位传下去以后,恐会引起一场非常大的战乱。届时,燕王会心生不满,起兵夺位!”   朱元璋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拍案而起:“大胆!你竟敢在此妖言惑众!燕王乃是朕的儿子,岂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刘伯温连忙磕头:“陛下息怒!此乃臣推算所得,臣也不愿见到如此局面,但天机不可违啊!”   朱元璋强压下心中的怒火,重新坐下,冷声道:“继续说!”   刘伯温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继续说道:“不仅如此,大明朝未来还会发生土木堡之变,北方势力不断坐大,威胁我大明江山。更可怕的是,明朝一共传 18 位皇帝,便会结束整个王朝的气运。而那最后一位皇帝,将会‘树上挂曲尺’,离开人世!”   “荒谬!简直荒谬!” 朱元璋怒不可遏,指着刘伯温骂道,“你说出这等大逆不道的话,分明是在诅咒我大明江山!若不是看在你有免死金牌的份上,朕今日定要将你千刀万剐!”   刘伯温跪在地上,一动不动,只是悲戚地说道:“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这些事情,非人力可为也,皆是天命啊!”   朱元璋盯着刘伯温,眼神中满是愤怒与不甘,良久,他无力地挥了挥手:“罢了罢了!你走吧!日后若无宣召,不必再来见朕!”   刘伯温如蒙大赦,再次重重磕了几个头,这才起身,退出内殿。   此后,刘伯温深知自己已然得罪了朱元璋,即便有免死金牌在手,也难以高枕无忧。他心中明白,伴君如伴虎,如今自己泄露了大明国运这般天机,朱元璋心中必然对他起了杀心。   于是,他便以年老体衰为由,向朱元璋请辞,想要告老还乡,远离这是非之地。   朱元璋心中虽对刘伯温的话耿耿于怀,但也不愿背负杀害功臣的骂名,便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请求。刘伯温回到家乡后,深居简出,小心翼翼地生活着,可即便如此,他的一举一动依旧在朱元璋的监视之下。   洪武八年,刘伯温感染风寒,朱元璋得知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前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刘伯温照方抓药服用,可病情却越来越重。   有人说,这是胡惟庸受朱元璋的授意,暗中下毒;也有人说,这不过是刘伯温命数已尽。最终,这位神机妙算的一代谋士,在绝望与无奈中离世。   而刘伯温当年对大明国运的预言,竟在之后的岁月里一一应验。   燕王朱棣果然起兵造反,夺了皇位;土木堡之变爆发,明朝陷入危机;明朝历经十八位皇帝后,崇祯皇帝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自缢,“树上挂曲尺”,明朝就此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