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冯唐曾说: “最消耗人能量的不是挥霍无度, 而是负面情绪。 一件事没办好,一句话没说好, 就纠结拧巴,陷入焦虑、自责的情绪, 你越憋着,就越容易得病!” 成年人的崩溃, 有时候看着突如其来, 但撕开那层平静的伪装, 你会发现, 这情绪的积累早就开始了。 朋友圈里发着“岁月静好”, 聊天框里删掉三遍“我撑不住了”, 最后发出去的却是个笑脸。 这其实是很多人的常态, 把愤怒吞进肚子里, 把委屈嚼碎了咽下去, 把崩溃调成静音模式。 直到体检报告上的红箭头跳出来, 才猛然发现,自己早已千疮百孔。 那些被夸“情绪稳定”的人, 不过是把情绪藏得深。 而那些“脾气差”的人, 反而活得通透, 他们把当天的情绪垃圾, 当天处理,定时清空, 虽然吵闹,但活得明白。 正如钱钟书所说: 那些花了很久才想明白的事, 总是被偶尔的情绪失控全部推翻。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 每克制一次情绪, 就相当于吞下半颗子弹。 表面越是平静, 内里越是伤痕累累。 真正的情绪管理, 不是憋成一座密不透风的堡垒, 而是学会定期排压,做真实的自己, 别当个永不生锈的机器。 毕竟连高压锅都要放气,何况人呢? 我想说的是,没关系的, 大家都会做错选择, 会莫名其妙掉眼泪, 走在路上会突然崩溃,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看看晚霞, 再次爱上这个世界。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