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俄专家表示,东大1000枚核弹头可覆盖美本土,再拖下去美国打不过了。据俄罗斯卫星

俄专家表示,东大1000枚核弹头可覆盖美本土,再拖下去美国打不过了。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日前俄方的“东大问题专家”瓦西里·卡申在会议中表示,目前中美两国的对峙,已经到了“决定性阶段”,他推测美国近期将拉其盟友,对华进一步施压,并采用更激烈的措施加强同中方的对抗。他表示,如果中美的“激烈对抗”发生的再晚一些,那么对美国就更加不利。 卡申表示,目前东大的实力正在快速上升,尤其是核力量的提升,可以让东大在2030年前成为美俄之后世界第三的“核大国”,能够对美国本土发动打击的核弹头数量超过1000枚,这将让美国对中国周边事务的“直接干预能力”大幅下降。也就是说,未来西太地区的美国盟友不要指望美国能亲自出手帮忙,在中国的军事威慑能力下,美国不敢插手。 核威慑这事儿,数量只是一方面,关键得看战略意图。中国是五个核大国里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这一点和美国的“先发制人”策略完全不同。就算未来核弹头数量增加,也主要是为了应对外部威胁,比如美国在亚太部署中程导弹、推动“核共享”这些动作。就像东风-41和巨浪-3导弹的研发,本质上是防御性的技术升级,目的是确保在遭受打击后还能有效反击。 不过,卡申提到的“美国干预能力下降”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中国核力量的提升确实会改变西太地区的战略平衡。美国在日韩的军事基地、航母战斗群,理论上都可能成为中国核反击的目标。这种威慑会让美国在介入台海、南海等问题时更加谨慎。但军事威慑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得结合经济、科技等综合实力来看。 美国现在对中国的打压,早就从军事转向了非军事领域。看看最近对华为昇腾芯片的全球禁令,还有之前的关税战,这些才是美国真正的“杀招”。就说芯片限制吧,美国想通过切断高端AI芯片供应,卡住中国科技发展的脖子。可结果呢?华为昇腾910C芯片已经实现国产化率超85%,算力接近英伟达H100,成本还低40%。更绝的是中国的稀土管控,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在咱们手里,美国想造高端芯片、导弹,都得依赖中国的稀土材料。这就像下棋,美国想围堵咱们,咱们却用资源杠杆破了局。 从历史经验看,中国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一直很强。2018年贸易战,美国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税,咱们立刻反击,对110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关税,结果美国农民叫苦连天,咱们对东盟、欧洲的出口反倒涨了。现在芯片封锁也是一样,越打压,咱们自主研发的动力越强。华为、中芯国际这些企业,硬生生在半导体领域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这种“越压越硬”的韧性,才是中国真正的底气。 回到俄专家的观点,他可能高估了军事因素的作用,却低估了中国在非军事领域的破局能力。美国现在的困境在于,想用关税、芯片限制这些手段遏制中国,反而把欧洲、日韩这些盟友逼得更靠近中国。德国奔驰、日本丰田都跑到北京参加发展论坛,为啥?因为美国的关税让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成本增加,只能来寻求合作。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政策,长期看只会削弱美国的全球影响力。 中国4000多年的历史告诉咱们,真正的大国崛起从来不是靠军事威慑,而是靠文明的韧性和制度的弹性。从鸦片战争到现在,咱们经历过无数次危机,但每次都能在逆境中找到活路。美国的打压,本质上是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恐惧,怕咱们打破由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可历史的规律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军事威慑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是崛起的前提。 所以,卡申说的“美国打不过了”,可能不是指军事上的直接对抗,而是指美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中国现在的策略很明确:军事上保持必要威慑,经济上推动内需升级,科技上突破“卡脖子”技术。这种“多管齐下”的打法,比单纯依赖核力量更可持续。美国要是继续沉迷于军事霸权和技术封锁,最后的结果可能不是中国认输,而是自己把自己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