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架歼10战斗机正在天空自由翱翔,突然,一片黑影掠过,飞行员王建东的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 上午十时十七分,座舱内突然传来金属撞击的闷响,透过防眩光玻璃,王建东眼角余光捕捉到数团黑影掠过机翼,约莫三公斤重的迁徙候鸟群与高速飞行的战机发生碰撞。 仪表盘瞬间亮起刺目的红色警示灯,平视显示器弹出"双发停车"的故障代码。 此时战机飞行高度已从八千米骤降至一千五百米,秒速达到七百米,正朝着湘南某县人口稠密区俯冲。 地面塔台雷达显示,失控战机正下方分布着六个自然村、三所学校及两处农贸市场。 按理来说,飞行员在遭遇不可逆机械故障且高度低于五百米时,可立即启动弹射逃生程序。 但他清楚记得,有一年有一个战机在类似情况下弹射,失控机体砸毁民房造成群众伤亡的惨痛教训。 有着两千飞行小时经历的他深吸口气,双手死死握住操纵杆,决心与死神争夺最后的机会。 战机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持续下坠,高度表数字疯狂跳动:800米、600米、400米…… 当高度跌破三百米临界点时,他突然发现左前方出现反光,那是某村集体鱼塘形成的水面镜面效应。 机身剧烈震颤中,他强行改出俯冲姿态,利用剩余动能实施无动力滑翔,失去液压助力的操纵杆需要施加三百公斤力量才能移动分毫,他的双臂肌肉因过度用力不停抽搐。 战机以70度仰角掠过村办小学屋顶,垂尾剐蹭产生的金属碎屑如雨点般洒落在操场旗杆旁。 最终机体以机腹擦地的方式重重拍向鱼塘,在泥水飞溅中犁出三十余米长的沟壑。 距水面撞击前2.3秒,他果断拉动位于两腿间的双行程弹射手柄,但此时离地仅79.5米的极限低空弹射,留给降落伞完全张开的反应时间不足正常情况的四分之一。 降落伞半开状态下,他如秤砣般砸向民房建筑群,生死瞬间,他本能蜷缩身体调整坠落姿态,右脚踏中某户三层自建房的混凝土檐角。 巨大的冲击力使檐口崩裂,飞溅的碎石在飞行员作训服上划出数十道血痕,右脚踝当场粉碎性骨折。 闻讯赶来的村民目睹了惊险全程,只见浑身血迹的飞行员躺在晒谷场中央,右手仍保持着保护降落伞操纵绳的专业姿势。 当村卫生所医生准备实施急救时,意识模糊的他反复询问的竟是"伤到老乡没有"。 在那之后,总医院组成的专家团队为王建东实施了长达九小时的手术。 骨科主任在术后通报会上透露,飞行员颈椎损伤程度接近医学定义的"临界截瘫",能重新站立堪称现代医学奇迹。 伤愈归建那天,地勤人员在他的新座驾侧舷喷涂了醒目的红星击鸟标志。 当记者问及如何看待"拿命换命"的选择时,他只是憨厚一笑:"换了哪个空军弟兄在场,都会这么做的。" 信息来源: 中国军网《南部战区空军某旅飞行员王建东被授予一等功》 新华社《解析空军特情处置中的"37秒奇迹"》 《解放军报》2021年3月15日头版《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血性担当》 央视国防军事频道《追梦起航——中国空军飞行员培养体系揭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