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这本书从一句名言开始,我也不知道那一句名言是什么了,已经几年了,总之这本书那时候开始就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印迹。
后来才知道,《小妇人》也是文学史上的名著,作者还没有这本书的名气大,可能大多数看到奥尔科特这个名字一定很陌生,但是说起《小妇人》,大多数爱好文学的人应该都略有耳闻。
我读书的逻辑是从电影里、网络上、杂志上提到过这本书,感觉很有意义,就记下来书的名字,想办法在网上搜索,去书店大概找不到的,小地方的书店绝大多数都是学生教材书。
不像我上学时期的小书店,各种文学、历史等书籍都有可能找到。

来自网络
决定读这本书,下了很大决心,不知道有没有信心读完,会不会像读《似水年华》那样开始读时,一点感觉都没有,坚持去读,慢慢的进入书里面去了,找到了其中的乐趣和意义。
读《小妇人》,已经读了一半儿了,才进入书里面去,越来越有兴趣越有意义。读《追忆似水年华》时,只是开头太过枯燥无味,很快就进入书里面。
有些书不是这样,从一开始读就兴趣满满,比如我读过的《茶花女》《心灵的焦灼》令我记忆深刻。而《德伯家的苔丝》没有这个感觉,所以印象也不深,现在过去10多年了,几乎都忘了内容,但是我喜欢的那几部,永远也忘不了。

来自网络
内容是美国内战时期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父亲去了前线,母亲带着四个女儿生活场景,四个女儿各有各的性格特点和特长。
大女儿梅格漂亮、勤劳、贤惠,如愿以偿找到了一位与自己家境差不多的家庭教师布鲁克喜结连理,两个人过着平淡、简单、幸福的生活。
二女儿乔,性格倔强,特立独行,像一个男孩子一样,与作者很像,但是作者一辈子独身,乔最终嫁给了大自己20岁的德国穷哲学教授巴尔。
三女儿喜欢音乐,心思细腻,胆子特别小,但是受到邻居家劳伦斯老先生喜爱,让他想起自己死去的孙女,把自己的钢琴送给了她。生性善良的她命运不好,就像林黛玉一样,19岁时不幸逝世。
四女儿艾米,性格乖巧,喜欢奢华的东西,喜欢美术。最终嫁给了邻居劳伦斯,如愿以偿过上了富太太的生活。

来自网络
马奇太太勤劳、善良,即便自己家过的不太好,也要帮助身边的穷人。四个女儿都受到母亲言传身教,从小听话。都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做,很少闲着。
教导孩子们不要羡慕有钱人家的生活,靠自己双手去过自己的生活,力所能及帮助身边的穷人。不要贪婪虚荣。
全书涉及到家长与孩子、夫妻两人、与邻居的关系,非常借鉴意义。
与《傲慢与偏见》很像,《傲慢与偏见》里面是英国上流社会的五个女儿,主要是爱情,都是从十几岁开始写。
《小妇人》写的是从几岁的孩子开始,到20多岁成家的大姑娘,爱情只是主要线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