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石家庄的学区房正在快速走下神坛。曾经人们以为学区房是最好的金字招牌,尤其是202

石家庄的学区房正在快速走下神坛。曾经人们以为学区房是最好的金字招牌,尤其是2024的阳光新政。但一年之后的2025年,学区房正在快速走下神坛。优质教育已经不再是稀缺品。 首先,在各大开发商疯狂内卷下、教育均衡的趋势下,各个行政区的名校遍地开花。 裕华区的40中,有本部 有南王 有高铁三个校区。桥西区的41中有本部 西岗头 西三教三个校区。新华区的42中 也有本部 锦和 华林 锦城四个校区。长安区的81 也有光华 本部 跃进三个校区。 太平河片区甚至引进了43外国语。 就连一向教育薄弱的高新区 也马上迎来公立强学校。正定新区更是已经有了一中雅郡和滨河两个校区。 这还没算二中 和28中和17中的分校。加在一起遍布石家庄各大角落。 第二,名校已经不再是高端改善楼盘的专属。上至3万一平,下至几千一平 似乎都能与名校沾上边。如果你不太在本部和分校的区别,那么100万房子和500万房子能买到同一所学校。 过去还有一个观点认为纯改善不需要学校加持。但现在纯改善没有牛校依然会受到很大影响。 名校已经成为房地产标配。 问题来了。 三年后,各个名校均已招生入学之后,优质的教育还稀缺么? 六年后,各个分校中考成绩亮相之后,名校校区的含金量还会这么高么? 九年后,随着适龄入学儿童的减少,名校校区还能招的满学生么? 只有名校,救不了楼盘。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如今我们买房,如果不盯着学校看,是傻。那会影响未来的流通性。 如果只盯着学校看,更傻。学校也许会退潮,但地段不会变,舒适的产品设计和一流的物业服务也不会变。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好不容易摆脱了金融属性,又来了学区属性,唯独回归居住属性,是真难。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了孩子之后,哪个不想望子成龙 谁人不想望女成凤。但偏偏这点最为致命,也是一切的根源。 据统计,2024年全国本科招生450万人,25年还将继续扩招6-8万人。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954万人。这一扩一缩之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变成条条大路通罗马。 先于学区房贬值的是学历,不完全统计,外卖人员本科率约为7%。 认知配得上苦难。我们要吃多少教育的苦,才能明白。真正改变命运的不是学历,不是那一张本科文凭,而是时代的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