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语媒体《新苏黎世报》发布了一篇文章,讨论了中国在全球军火市场的崛起。文章提到,印巴冲突爆发后,中国的军事存在感迅速上升,特别是在歼-10战斗机“疑似”击落法国“阵风”战机一事引发广泛关注。 中国军事问题评论员周波表示,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与西方武器系统的首次较量”,并认为这是中国军工的“重要里程碑”。他甚至预测,未来国际军火市场将由中国和美国主导。 然而,《新苏黎世报》对周波的乐观预测表示怀疑,认为中国在全球军火市场的份额仍然较小,约为5.9%,不到美国的七分之一,且主要集中在巴基斯坦等少数国家。 该文还指出,巴基斯坦几乎所有的先进武器都来自中国,占比超过80%。这样的集中采购有助于不同武器系统之间的协调和整合,增强了作战效能。 文章同时提到,中国的武器出口遵循严格的原则,不向受武器禁运的国家出口军品,并且始终坚持不干涉接受国内政的政策。与西方国家依赖武器交易盈利不同,中国更注重合作和共赢。 尽管中国在全球军火市场的占有率相对较低,但在一些特定市场,特别是非洲、拉美、中东及部分亚洲国家,中国的军事合作机会仍然相当广泛。随着中国军工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影响力的增加,未来可能会对国际军火市场产生更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