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顽固分子曹兴诚也改口了!在赖清德声称,统一条件应由对方提出之后,曹兴诚虽然顽固的声称,万万不可与中国谈判。但曹兴诚认为,他赞同由中国开出条件。曹兴诚声称,台湾应该告诉中国,如想统一台湾,不应“文攻武吓”,而应该公开提出具体条件,然后通过公投决定统一。
这俩人一唱一和,表面上看是在讨论统一,实际上藏着不少弯弯绕绕。
先说现象。曹兴诚作为联电前董事长,过去可是坚定的“台独”金主,现在却主动把统一议题摆到台面上,甚至提出“公投决定论”。这就像一只狼突然说要和羊坐下来谈吃草的规矩,明眼人都知道不对劲。
更有意思的是,赖清德虽然还在玩“切香肠”游戏,但语气明显软了,5月20日演讲里连“两国论”都不敢提,反而大谈“和平”。这种转变,说白了就是岛内“台独”势力在压力下的策略调整——既不想放弃“台独”立场,又怕把大陆逼急了真动手。
为啥会有这种变化? 关键是大陆的压力实实在在传到了岛上。军事上,解放军常态化绕岛军演已经让台军疲于奔命。今年4月的一次演习直接导致高雄港LNG船滞留,台湾一天的天然气用量差点断供。
法律上,大陆出台《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最高可判死刑,这把悬在“台独”分子头上的剑越来越锋利。
经济上,台湾对大陆的依存度高达40%,台积电等企业70%的订单来自大陆,真要“脱钩”,台湾半导体产业立马就得休克。
再加上国际上170多个国家坚持“一中原则”,台湾的“邦交国”只剩12个,连美国军舰都不敢在敏感时期靠近台海。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台独”分子就算嘴硬,心里也得掂量掂量。
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 曹兴诚提出的“公投论”虽然不符合大陆立场,但至少说明岛内开始公开讨论统一,这本身就是个进步。过去“台独”分子连“统一”二字都忌讳,现在不得不面对现实,这就像冰层出现裂痕,只要持续施压,破冰的日子就不远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岛内政治生态在悄悄变化。国民党籍里长方荷生倒戈支持绿营,苗栗县长钟东锦呼吁停止罢免绿营议员,这种“蓝转绿”现象反映出部分人已经意识到“台独”这条路走不通。
而大陆推出的惠台政策,比如“惠台31条”,让越来越多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发展,这种民间交流正在消解“台独”的社会基础。
未来会怎么发展? 统一大势不可逆,但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曹兴诚之流的“公投论”本质上还是想把统一的主导权攥在台湾手里,这是大陆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不过,这种策略调整也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只要压力持续,“台独”分子的防线会进一步松动。接下来,大陆应该继续强化军事威慑,比如扩大海警在台海的执法范围,同时加大法律制裁力度,让“台独”分子付出惨重代价。经济上,要继续深化两岸融合,让台湾民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统一带来的好处。
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苏联解体还是香港回归,大势所趋之下,任何逆流而动的势力最终都将被碾碎。现在的台湾,就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而大陆,已经做好了迎接统一的准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