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愁人!表姐一家要搬去县城里,农村的房子打算售卖。昨日,表姐找我丈夫,说别费那个劲修房了,直接把她家房子卖给我们,让我们商量价格。 丈夫问价后,表姐开价28万。他跟我一说,我就直犯嘀咕,在这农村,这个价格可不低啊!这房子外观看着还过得去,可这价钱真让我犹豫不决。 我和丈夫围着表姐家的房子转了好几圈。红砖墙倒是结实,可窗户都是老式的木框,玻璃也有几块裂了缝。房顶的瓦片缺了几处,下雨天肯定要漏水。厨房还是土灶,厕所是旱厕,这要是住进去,光改造就得花不少钱。 村里王婶听说这事,拉着我的手直摇头:"闺女啊,这价钱能在镇上买套小楼房了!"她掰着手指给我算账,前年村东头老李家卖房,三间大瓦房带院子才卖了18万。去年张叔家新盖的二层楼,连装修带家具也就30万出头。 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丈夫说表姐家急着用钱,儿子在县城买了学区房,首付还差一截。可这亲情归亲情,买卖归买卖,总不能因为亲戚关系就当冤大头吧?隔壁李大哥听说这事,特意跑来提醒:"现在农村房子不能过户,只能签个协议,以后扯皮的事多着呢!" 第二天去镇上找了做房产中介的小刘打听行情。他拿出最近几个村的成交记录给我看,差不多的房子基本都在20-23万之间。小刘说现在农村年轻人都在往外走,房子根本不值钱,28万确实要高了。他还提醒我,这种私下交易没法律保障,万一以后表姐反悔,打官司都难要回来。 婆婆知道后也着急上火:"你们要是真想买房,村口老赵家那院子多好,前年新盖的,要价才25万。"她说着从抽屉里翻出存折,说可以帮我们凑点钱。看着婆婆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我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表姐连着打了三个电话催问,话里话外透着不高兴:"自家亲戚还信不过?这价钱已经给你们便宜了。"丈夫被说得左右为难,一边是亲表姐,一边是自家积蓄。我偷偷打听才知道,表姐在县城跟人说的是"乡下破房子能卖20万就谢天谢地了"。 现在全村都在议论这事。有人说我们小气,连亲戚的钱都计较;也有人劝我们别犯傻,这明摆着是杀熟。村支书老马说得实在:"买房是大事,亲戚之间更要明算账,价钱不合适就直说,别等买了再后悔。" 我和丈夫商量了好几个晚上。照现在的行情,出23万都算给足面子了。可这话要怎么跟表姐开口?说少了伤感情,给多了自己吃亏。丈夫蹲在门口抽了半包烟,最后叹了口气:"要不咱们再攒点钱,去镇上买吧?" 这事闹得,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你们说,亲戚之间做买卖,到底该怎么把握这个度?价钱谈不拢,是不是干脆别做这生意比较好?各位乡亲们,你们遇到过这样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