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上世纪60年代,湖北军区某些同志提出:“为了方便出行,应该把黄冈林家大湾的道路修

上世纪60年代,湖北军区某些同志提出:“为了方便出行,应该把黄冈林家大湾的道路修成柏油公路。”报告递送到武汉军区,武汉军区司令陈再道上将一看,认为:“这样影响不好,于是将报告给压了下来。” 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刚从三年困难时期缓过来,物资紧缺得很。湖北军区有人提出修柏油路,说是为了林家大湾的村民方便出行,还能提升当地形象。 这林家大湾是林彪的故乡,修路的政治意味谁都看得出来。当时林彪是国防部长,位高权重,底下有人想借这机会拍马屁。可这报告到了陈再道这儿,他直接给否了。 陈再道为啥这么干?他心里有杆秤。当时军队预算都得优先保障国防建设,水泥、沥青这些东西紧巴巴的,哪有多余资源去修一条小村子的路?再说,这路要是真修了,外人一看就知道是为林彪故乡开绿灯,传出去不就是搞特殊化、助长个人崇拜吗? 这跟党的作风不搭边,陈再道不想趟这浑水。他觉得,军队干好本职工作就行,别掺和这些容易惹争议的事儿。 这决定看着简单,其实需要魄力。林彪那时候风头正劲,得罪他可不是小事。陈再道硬是顶住了压力,坚持原则,没让这路修成。可这也让他跟林彪的关系更僵了,埋下了后来的隐患。 陈再道跟林彪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早些年土地革命时期,有人传言陈再道带兵抄过林彪家,这纯属瞎编,但林彪信了,从那会儿就对陈再道有看法。 后来两人都在军队高层共事,摩擦就更多了。比如1964年广州的一次军事会议上,陈再道就训练问题说了几句实在话,强调实战效果,结果林彪觉得这是针对他,当场安排人批评陈再道。 再后来,林彪搞大比武活动,陈再道又公开说成绩不错,部队士气高,这话传到林彪耳朵里,又被当成了挑衅。 修路这事儿不过是又添了一把火。报告被压下后,有人跑去林彪那儿告状,说陈再道故意不给面子。1965年林彪到武汉视察,陈再道在外检查部队没赶回来,林彪更不高兴了。 这些小事儿攒一块儿,林彪对陈再道的积怨越来越深。之后,林彪借机发难,陈再道被打成“反革命”,遭到迫害,这里面多少有修路事件的影子。 修路报告被压下,湖北军区那些提议的人挺意外,他们以为有林彪这层关系,事儿准成。可陈再道没给面子,这决定保住了军队的声誉,也避免了资源浪费。 当时国家经济困难,修条柏油路得花不少钱,村民出行虽有不便,但远没到非修不可的地步。陈再道掂量轻重,觉得这路不修也罢。 可这事儿没完。林彪那边听了告状,记恨在心。1967年武汉“七二零事件”成了导火索,陈再道被扣上“反革命”帽子,遭到批斗和迫害。 他被撤职、隔离审查,日子过得很艰难。虽然修路事件不是直接原因,但跟林彪的积怨无疑加重了他的处境。直到1971年陈再道才逐渐平反,后来调到福州军区继续干活儿。 陈再道晚年写回忆录,提到跟林彪的矛盾,坦言很多是误会和政治斗争闹的。但他不后悔压下修路报告,觉得那是该坚持的原则。 他1993年去世,享年84岁,葬在麻城烈士陵园。他这一生,从穷小子到开国上将,靠的是实打实的本事和不弯腰的脾气。

评论列表

垅上年少
垅上年少 12
2025-05-22 13:54
乱写,小编无事生非。
用户45xxx35
用户45xxx35 4
2025-05-22 20:24
无事生非,还在把70年代写的东西翻出来发,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