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死,妻子大乔要以死殉情,但被弟弟孙权拦下了,他说:“嫂子,

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死,妻子大乔要以死殉情,但被弟弟孙权拦下了,他说:“嫂子,大哥临死前让我照顾你,你还记得吗?”大乔擦干眼泪,转身回府了!

孙策是东汉末年江东的奠基者,年纪轻轻就凭着过人的胆识打下大片地盘。

这位“小霸王”二十六岁那年在外出打猎时遭了暗算,三个刺客突然冲出来放冷箭,直接射穿了他的脸。

孙策脾气火爆,带着伤骑马追杀刺客,虽然把仇人全宰了,可这一折腾让伤情加重。

大夫说静养就能好,可孙策对着镜子看见脸上狰狞的伤疤,气得伤口崩裂,当天夜里就咽了气。

人死不能复生,留下的烂摊子得有人收拾。孙策儿子孙绍才断奶,让个奶娃娃当老大,底下那帮将军肯定不服气。

孙策临死前拍板让弟弟孙权接班,这小伙子刚满十九,但脑子活络会看人,孙策临终前特意交代:“带兵打仗你不如我,可要论拉拢人心、守住家业,你比我强。”

这话说得实在,后来孙权真把江东守得稳稳当当,还成了三国里最后称帝的。

要说孙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刚娶进门的美人老婆大乔。

当年孙策带着好兄弟周瑜打皖城,听说城里乔老头家藏着两个天仙似的闺女,二话不说就上门提亲。

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两对新人成了江东百姓茶余饭后的美谈。

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大乔嫁过来不到两年就守了寡。

这姑娘几次要寻死,都被孙权带人拦下。

孙权说得明白:“嫂子要是走了,我这当弟弟的怎么对得起大哥?”其实他心里也打着算盘。

刚上位得摆出仁义姿态,善待孤儿寡母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孙权当家后确实没亏待大嫂,他把孙绍封了吴侯,虽说只是个虚名,好歹保住了侄子的富贵。

后来孙权称帝,追封老爹孙坚当皇帝,却只给亲哥孙策封了个长沙王。

这事儿办得有点不地道,毕竟江东基业大半是孙策打下的。

不过帝王心术向来如此,孙权防着侄儿这一支也是人之常情。

倒是大乔的结局史书里没细说,想来是被孙权养在深宅大院,青灯古佛了却余生。

要说孙策当年娶大乔也不全是贪图美色,江东地界上盘踞着三股势力,皇亲国戚刘繇、本地大户顾陆朱张、还有从北方逃难来的世家大族。

孙策刚来的时候根基浅,硬碰硬肯定要吃大亏。

他先假意投靠刘繇,等翅膀硬了反手就把老东家吞了。

这招杀鸡儆猴虽然见效快,可也惹得其他豪强人人自危。

这时候娶乔家女儿就显出孙策的精明,乔家也是名门望族,联姻既能拉拢地方势力,又能和周瑜亲上加亲,周瑜手里可握着兵权呢!

孙权比他哥更会来事儿,后来他把孙策三个闺女分别嫁给顾家、陆家、朱家的公子哥,用联姻把江东大族绑得死死的。

特别是把侄女嫁给陆逊这招实在高明,陆逊后来在夷陵把刘备烧得灰头土脸,保住了东吴半壁江山。

所以说老孙家兄弟俩都深谙政治联姻的门道,只是苦了那些如花似玉的姑娘,一辈子成了男人争权夺利的棋子。

孙策留下的烂摊子里,最棘手的是怎么摆平内部矛盾。

孙权刚接班那会儿,庐江太守李术公然造反,堂兄孙暠想抢班夺权,丹阳太守孙翊被人暗杀,山越蛮族在深山老林里蠢蠢欲动。

这小伙子不慌不忙,先派兵灭了李术,再请张昭、周瑜这些老臣镇场子,又招揽了诸葛瑾、鲁肃等能人。

最绝的是他搞了个“招贤馆”,不管出身贵贱,只要有本事就来当官。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江东地面才算太平。

要说孙策最大的贡献,就是给弟弟留下了班底。

周瑜、张昭这些能臣都是他亲手提拔的,特别是周瑜,跟孙权既是连襟又是铁杆。

赤壁大战前东吴文官集体主和,全靠周瑜力排众议说服孙权抗曹。

可以说没有孙策打下的基础,就没有后来孙权三分天下的局面。

可惜孙策死得太早,要是能多活十年,三国的历史说不定就要改写了。

大乔的命运算得上红颜薄命,丈夫死得突然,自己年纪轻轻守寡,还要在乱世中拉扯孩子。

虽说孙权保她衣食无忧,可深宅大院的日子哪比得上当年与孙策策马江东的潇洒。

史书里关于她的记载戛然而止,就像野史里说的,或许她后半生整日对着那口胭脂井发呆,看着井水里自己憔悴的倒影,想起新婚时孙策给她插金钗的温柔模样。

那些金银首饰如今还在苏州博物馆里摆着,鸟首金钗上两只鸟儿头颈相偎,恰似当年才子佳人的短暂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