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没有牛,牛是建国后从美国引进的,它的原型是美国野牛”,这个说法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我们得明白一点,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发展非常早的国家,而在农业社会中,耕地和运输都离不开牛这种大型牲畜,如果中国古代真的没有牛,那古人是靠什么来耕地、拉车、打仗甚至供奉祭祀的? 要知道,在很多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中,牛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翻开最早的甲骨文,我们就能看到“牛”字的存在,甲骨文是商朝晚期的文字。 也就是说,至少在三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牛,并且把它作为日常生活和宗教祭祀的一部分了。 除了文字记载之外,考古也给我们提供了大量证据,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也就是夏朝晚期的都城遗址中,考古学家就发现了牛的骨骼。 这些牛的骨头和今天我们看到的黄牛非常相似,说明早在三四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饲养和使用牛了。 如果这些还不能够让你相信,就再来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比如《左传》、《礼记》、《周礼》这些古书中,牛不仅频繁出现,还被详细地描述用于农业生产、战争供给、祭祀礼仪等多个方面。 而且在当时那个各方面还在发展阶段的时期,家里面能有一头牛,肯定是比较富裕的存在,当然,更重要的是,它还被古人们赋予了很多文化精神意义,比如“老黄牛精神”。 还有一个绕不开的事实就是中国传统节日和祭祀文化中,牛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存在。 在一些祭天、祭祖的大型典礼中,牛常常被用作最重要的祭品,为什么不用羊不用猪偏偏要用牛?这就说明牛在古代中国不仅常见,而且地位很高,不可能是建国后才从美国引进的。 再说了这美国的野牛和咱们中国的牛完完全全就不是一个物种,来点题外话,美国建国史才多久,想编点什么为什么不说美国的野牛其实是从中国引过去的,不得不说,这个说法实在搞笑,也不知道最初说出这个说法的人到底是咋想的,恐怕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上完吧! 总的来看,这种说法不仅站不住脚,而且对历史的理解过于片面,所以在以后,我们在面对一些听起来“新奇”的观点时,不能只图一时热闹,更要有求证意识。 历史不是可以随便编的,每一个说法都得有根有据,牛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早已被文献和实物证据反复验证,不容否认。 真实的历史,需要我们用严谨的态度去还原和理解,而不是被一些荒诞的说法带偏了方向。 信息来源:中国学者“庖丁解牛”解读牛的“前世今生”——人民资讯2021-02-12 21:4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