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尚武精神是从宋朝开始消亡的吗? 其实恰恰相反,反着道之动,尚武精神的消亡是从那个武功最盛的唐朝开始的,唐朝末年那些藩镇让唐王朝苟活续命百年也让武将彻底沦为最不待见的群体,其道德素质之底下,军事能力之退化,一次次刷新人们的底线,一次次告诉人们武将掌权之不可信。 一般到这个时候,这种民族就该消亡了,就像古罗马一样,但是恰恰我们在武之衰微的时候,有一群文人成了丈夫,顶天立地起来,宋朝的火药的发达也是基于这些人的推动,文明的转型是成功的,可惜地球出了个bug,蒙古崛起横扫欧亚,但宋也是持续抵抗时间最长的一个民族。
中国尚武精神是从宋朝开始消亡的吗? 其实恰恰相反,反着道之动,尚武精神的消亡是从
封尘说历史
2025-06-07 20:11:19
0
阅读:1697
平静~开开开
总有宋吹表示不是宋军事能力弱而是因为北方国家太强,那南边的大理,越南是不是也是太强了。
向善走 回复 08-21 11:17
狗怂宋!!!
无聊的人 回复 08-22 10:36
还是那句话,比起残唐五代来说就是有底线,十六国的时候吃人被认为是道德低下,残唐五代却是正常现象,反而是比狠的资本,十六国吃人为了当军粮也令人不齿,五代吃人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牛逼,杀人根本没有理由,人肉都可以卖比畜牲肉还便宜,
阿玮
放屁,赵宋重文轻武,打断了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被惨烈灭亡实属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用户15xxx35 回复 08-19 11:31
屁的个先军政治,宋朝军人叫贼配军,对军人一点尊重都没有能叫先军政治?而且宋朝的相军基本就是把流民中的青壮招募起来养着,降低流民造反的威胁。
向善走 回复 08-21 11:18
垃圾宋,阉割尚武精神就是它们的自私自利!!!
用户10xxx62
唐末五代中原的一小个地方性政权与辽国征战时都不落下风,反倒是宋朝,统一了中原一大块地方后,明明生产力比辽国更强,却一百多年也收不回燕云十六州!就算是北宋末年收回,那也是沾了金国打残辽国的光,关键是最后还被金国一锅端了。一个生产力明显占优的宋朝,却从来没有实现“收回燕云十六州”这个重大级的战略目标,反而还让版图缩水,这个都能叫做武德强大?还在吹什么南宋抵抗蒙古四十多年,被一个后起的少数民族一直压制在江南一隅打,最终被灭,这有什么吹嘘的?还觉得脸上很有光?
悼明 回复 08-21 15:47
还有,当汉唐作为一个正常帝国时,部落联盟的匈奴、突厥就只能望风而逃,远走他乡。契丹作为一个正常帝国时,女真被契丹奴役百年之久!大金作为一个正常帝国时,铁木真也曾对金国使者卑躬曲膝。部落联盟基本都是对庞大而衰弱的帝国下手,无论契丹还是女真、蒙古。
悼明 回复 08-21 15:40
这种逻辑是不对的。罗马帝国灭亡于还是部落联盟的蛮族。汉高祖、唐太宗都曾被迫与匈奴、突厥签订城下之盟。完颜阿骨打父祖几代人为辽征战,早已对战争形式暗熟于心,当北宋、契丹军事对立百余年而精疲力尽时,女真人趁虚而入,就很正常了。
用户88xxx92
你说唐末五代藩镇道德素质低下没问题,但说他们军事能力退化就是指鹿为马,一派胡言!
用户15xxx35 回复 08-19 11:28
那你说说后周郭威和柴荣怎么干辽国的时候没有输。
悼明 回复 用户15xxx35 08-19 16:02
没输吗?你知道什么叫战争的输赢?柴荣死时,契丹还活着!战争的输赢不是靠某场战役的胜利来决定的。拿破仑赢得了众多战役,但输了两场,就万劫不复。柴荣与契丹并没有打一场决定性战役,几场战斗的输赢并没有什么。
jx5985729
小编贵姓可是~赵?宋朝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大群的腐儒在指点江山,比如朱熹之流。说好听点就是~文风鼎盛,也为明朝的“东林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看看那些善于摆弄春秋笔法的,大多出自那片小江南
水韵霓裳
胡说八道潘镇割据武人篡朝上位哪个不是武德充沛!而且是充沛过头!只有宋以后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武人被压制,武德才消失!
流星
乱戳来,容州包括梧州,容州的治所在梧州,没有桂州什么事,始安县管不到梧州地区。
扎心了你个老6
胡扯,赵宋民间禁兵刃,私藏兵刃要去县衙打板子,更不可能人人扛兵刃到处招摇过市,而唐朝君子都配剑,耍上一两手刀剑术都是一种时尚,这就是差别。你吹赵宋军队“秒天秒地秒空气”有鸟用?冷兵器时代,全民尚武,官方才能很快拉起有组织纪律的军队,否则需要投入大量训练费用。赵宋从朝廷到山野的“崇文抑武”策略,和后来的清庭禁武令一个德行,人民才是国家根基!
无聊的人
唐末五代武将吃人已经不算道德低下,击穿了道德底线,宋是矫枉过正,
用户10xxx62
唐末五代中原的一小个地方性政权与辽国征战时都不落下风,反倒是宋朝,统一了中原一大块地方后,明明生产力比辽国更强,却一百多年也收不回燕云十六州!就算是北宋末年收回,那也是沾了金国打残辽国的光,关键是最后还被金国一锅端了。一个生产力明显占优的宋朝,却从来没有实现“收回燕云十六州”这个重大级的战略目标,反而还让版图缩水,这个都能叫做武德强大?
狂风暴雨
春秋战国时出将入相。君子六艺。到后面讲究嘴炮,花月风华。
程序正义就是正义本身
南诏和吐蕃过于强大,但是他们也阻挡了阿拉伯人的伊斯兰军刀。
六月飞雪 回复 08-19 05:11
阿拉伯人是什么垃圾,跟远征而来的高仙芝打了一仗,还是葛罗禄倒戈才能赢。主场作战,兵力优势10万对两万,差点还输了。赢了也不敢追击的阿拉伯人是什么垃圾你来说说。
用户10xxx81
胡说八道,这家伙一定是个公知
用户92xxx72
至今没有恢复,看看学校的教育体系就知道了
小叶
宋亡于内斗,在蒙古都快灭亡南宋的时候,南宋还在激烈的内斗。
夜之痕
末代掌权,当裱糊匠的基本都是文臣,因为文臣武力有限,所以天生就会分利,而王朝末年最重要的就是分利,权衡,这一点武臣玩不明白,因为对武人来说,要么听皇帝的把不听话的都嘎了,要么连皇帝一起嘎了自己当皇帝。而开疆拓土文臣掌权就是灾难,因为文臣太爱算计,没有八九成的把握根本不会干,即使能干,也要权衡利益损失,开了疆拓了土,会不会需要投入太大,赔本赚吆喝?哪怕是面对异族威胁,在打和之间也是各有说辞,给个岁币是不是比打仗死个几十万人更划算?就说文臣典范诸葛亮,矢志北伐,可他太稳了。不可否认,子午谷奇兵九死一生,可拼国力,蜀汉是饮鸩止渴,十死无生!李世民,朱棣八百人就能成事,军事上的事还真不是算计就等于一切的。
圝圣言圝
古代武将都是由世家大族培养。世家大族培养武将,一般都用资金培养武将身体,使武将身体素质和体力要强于普通人。一般都找人教武将文化课。使他们懂得谋略和看的懂兵法。自从唐末,黄巢起义杀光世家大族。就再也没人培养武将了。武将素质自然很低。要么都是文盲,要么都是文人。即使宋朝开了科举,也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就没有一个合格的。
老枪9241
五代十国时,武者被杀光了
江渐月
宋朝武功弱,但文化发展上不弱,这个得承认。
末逆卍 卍阴阳乱
宋能称作民族?
真的假不了
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