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饿死十四亿人?”美国大使放下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四亿人挨饿受穷!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美驻日大使叫嚣:这样能"搞乱中国";中国经济网——中经评论:1.4万亿斤!中国粮“藏”在哪?) 2024年末,美国驻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纽尔公开暗示,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命脉——粮食,可以被当作武器来“威慑”中国。这番言论远比普通的贸易争端更具挑衅性,因为它直指十几亿人吃饭的大事。 这位大使的算盘打得很响:他认定中国无法为人口和生产力提供足够的粮食,甚至预言中国国内会因此生乱。 而且他不光把目光盯向粮食,又把目光投向能源,声称可以在海洋上对中国的能源资源进行破坏。这位老牌政客对中国指手画脚已不是新鲜事,他热衷于拼凑“小圈子”来“孤立”中国,又转头指责中国搞“经济胁迫”。 话说得挺满,可事实真是这样吗?他对中国粮食困境的想象,显然与中国的现实脱节了。中国的粮食生产非但没有挣扎,反而在连续九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后。 中国正在用世界不到9%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活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而且还吃得越来越好。如今,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500公斤,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更关键的是,作为主食的小麦和水稻,自给率超过100%。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中国一直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在应对各种风险面前也有底气、有定力。 这份底气当然不是凭空来的。中国十几年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从未动摇,并且还通过巨额投入,累计建成了10亿亩高标准农田。中国还建立了一套庞大的粮食储备体系,这无疑是应对任何突发状况的强大缓冲。 美国大使的所谓用粮食“卡脖子”的说法,基本上没搞清楚中国到底在进口什么。中国确实是粮食进口大国,但进口的大头是用来做饲料的大豆和玉米。 换句话说,这些进口粮食,主要影响的是动物吃什么,而不是人吃什么。想靠切断大豆供应就让14亿人挨饿,这恐怕是痴人说梦。 而且真要这么干,先受不了的恐怕还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己。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而美国农民恰恰是中国市场的主要卖家。如果美国真的切断供应,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家农民的生计。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买卖实在谈不上高明。 况且,今天的全球粮食市场,早已不是几十年前少数国家说了算的局面。美国不再是唯一的供应商。巴西等国都正摩拳擦掌,积极扩大对华出口。多元化的全球供应链,让任何单一国家想用粮食搞威慑的企图,都显得既过时又无力。 用粮食安全来搞威慑的激进言论,与中国自给自足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些外部势力眼中的所谓“脆弱性”,早已被中国通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转化成了国家力量的坚固支柱。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对中国而言,这从来不只是一句口号。这种咄咄逼人的姿态,不仅误判了中国的韧性,也可能给自身经济和全球农业稳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