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美国来了个急转弯。美国的这些盟友,过去都以为特朗普上来之后,要跟我们大打出手。这样他们跟在后面出工不出力,不管谁输谁赢,他们都可以收获到一些战利品。 结果特朗普上来之后,把矛头先后对准了他们,这让他们大失所望。 这次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最开始跟我们打的可谓是轰轰烈烈。但是很快,中美就达成了新的协议。原本在这场关税战中,欧洲日本印度都准备来个两边通吃的。 如果美国要让他们一起来对付我们,那他们就准备以我们作为筹码,向美国提一些条件。如果美国的条件达不到预期,他们就准备转过头来,向我们提一些要求。 应该说他们想的很美,但是美国让他们的愿望落空了。因为中美快速达成协议之后,他们这才发现,美国要干的对象,就是他们。 正可谓,自作多情不得已,小丑竟是我自己。 这剧情反转得比电视剧还刺激。欧洲那些国家前阵子还在偷偷乐,觉得终于能坐山观虎斗了。德国车企老板们一边催着政府别跟中国闹太僵,怕断了在华的生产线,一边又跑去华盛顿跟美国说“我们愿意配合制裁”,等着美国给点好处。结果中美协议一签,美国反手就对欧洲的汽车加了关税,奔驰宝马在美销量立马掉了一截,老板们脸都绿了。 日本更别提了,之前跟着美国吆喝着“要限制对华半导体出口”,转头就派经贸团来中国谈合作,想两边都不得罪。他们盘算着,要是中美打得凶,日本的汽车和电子零件就能趁机抢占市场。哪想到特朗普根本不按套路来,刚跟中国达成协议,就宣布对日本的钢铁加税,气得日本经济大臣在记者会上直拍桌子,说“这不符合盟友该有的样子”。 印度也没好到哪去。莫迪政府前阵子还在炫耀“印度是中美之外的第三极”,又是跟美国搞军演,又是跟中国谈边境贸易,想两边捞好处。他们觉得中美关税战闹得越凶,印度的纺织厂、制药厂就能接到更多转移订单。结果美国转头就对印度的太阳能板加税,要知道印度七成太阳能板都靠出口美国,这一下就砸了不少工人的饭碗,街头抗议的标语都写着“别让我们替美国买单”。 这些国家怕是没搞明白,特朗普的算盘里根本没有“盟友情分”这一说。在他眼里,谁挡着美国赚钱就收拾谁。之前跟中国打关税战,不过是想逼中国让步,现在目的达到了,自然要回头薅盟友的羊毛。欧洲的奢侈品、日本的汽车、印度的农产品,只要在美国市场占了份额,就都成了 target(目标)。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现在的反应。欧洲赶紧派代表团去华盛顿求情,说“我们可以增加对美投资”;日本悄悄放宽了对华稀土进口限制,想跟中国套近乎;印度则暂停了跟美国的部分军演,怕把关系闹太僵。之前那股子“两边通吃”的嚣张劲儿,早没影了。 说到底,这些国家就是太贪心,总想着坐收渔利,却忘了自己在大国博弈里根本没多少话语权。本以为能当渔翁,结果成了被钓的鱼,这波操作,确实像极了自导自演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