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强烈预感中美间可能发生大事!人民日报突然刊文,对中美关系释放积极信号:“不论形势如何变化,中美和平共处历史逻辑不会变,世界人民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普遍期待不会变。” 中美经济就像两棵盘根错节的大树,根系早已紧紧缠绕在一起。2025 年上半年,中美进出口总值达到 2.08 万亿元,虽说同比有点下降,但 6 月份的数据又回升到 3500 亿元以上,降幅明显收窄。 这说明啥?说明就算有点风吹草动,双方的经济往来还是割舍不断。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钢铁、汽车、电子设备这些产业产能强大,美国的很多日常消费品都得从中国进口。而美国在服务业和高科技领域优势明显,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农产品、集成电路等产品。 就拿大豆来说,2022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 3000 多万吨,占美国大豆总出口量的一半以上。这种经济结构上的互补性,让两国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相互依存。 要是两国关系紧张,贸易摩擦不断,那可不仅仅是两国企业和民众遭殃,全球经济秩序都会受到冲击。 中美之间的合作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就说 “乒乓外交” 吧,54 年前小小的乒乓球敲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5 年 7 月,纪念 “乒乓外交” 54 周年的活动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和爱好者一起交流,传承着 “乒乓外交” 的精神。这种民间交流的力量不可小觑,它能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为国家间的合作搭建桥梁。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很多问题都不是一个国家能单独解决的,中美作为大国,自然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就拿气候变化来说,中美在绿色发展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两国元首在会晤中强调,要在关键的 2020 年代加快应对气候危机的行动,还启动了 “21 世纪 20 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在核不扩散方面,中美也一直在协调合作,这对维护全球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或许有人会问,中美之间不是也有竞争吗?当然有,但竞争并不意味着就要走向冲突。在科技领域,中美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美国的科技研发实力强大,中国的制造业产能和市场规模庞大,两者结合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美企业如果能携手合作,说不定能产出更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而且美国的科技企业能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中国的全门类工业制造能力又能帮助美国把科技设想变为现实,降低成本。 中方一直致力于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并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这种政策的延续性,为中美关系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而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报告也指出,从管理气候危机到制定人工智能规范,全球都将受益于中美合作。 面对如此紧密的经济纽带、深厚的历史合作、广泛的国际责任和活跃的民间交流。这不仅是两国的选择题,更是全世界关注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