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光看胡塞天天发导弹、炸航母,真让美国头疼的,不是他们手里有什么武器,而是他们的指挥部,至今一个没被干掉! 这事儿得从根子上说起,现代战争讲究个 "擒贼先擒王",可胡塞的指挥部就像地里的鼹鼠,美军炸了三年愣是没摸着窝,问题出在哪儿?说白了,美国的情报网在也门根本不好使。 当地老百姓跟胡塞穿一条裤子,基层人员不报点,指挥部位置就始终模糊,胡塞用的三层加密通讯,军事基地全埋在山体里,也门山多地险,靠地面特工找就跟大海捞针似的,别的武装被端了指挥层就瘫痪,胡塞却能不断发动袭击,就因为他们构建了分布式指挥链,任何中层军官都能独立发动袭击。 美军的打法也有问题,他们太依赖高科技武器,可也门的地形根本不适合这套,沙特联军当年气势汹汹来轰炸,十年下来成效寥寥,就是因为北部山区的复杂地形让空袭优势发挥不出来。 胡塞武装擅长打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人员分散且头目身份不明,让美军的精确打击成了瞎子摸象,更要命的是,胡塞还掌握着红海这个全球经济的 "开关阀门",他们用导弹在曼德海峡架起无形关卡,迫使商船绕行好望角,增加了运输成本和时间。 这种 "航运恐怖平衡" 已经让国际油价单周飙升 8%,迫使全球 12% 的贸易流量改道。 美国的情报机构在也门也表现拉胯,2024 年 12 月,胡塞武装通报称挫败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以色列摩萨德的多项情报活动,逮捕了一批间谍,这些间谍试图侦察胡塞武装领导人的下落和军事设施的位置,但都没成功。 这说明美国的人力情报网络在也门几乎失效,只能依靠卫星和无人机这类技术手段,可胡塞武装把重要资源藏起来,让美军的 "精确打击" 变成了一场昂贵的 "击打幻影" 秀。 胡塞武装的持久策略也让美国头疼,他们通过向商船发放安全通行证,每月坐收 3000 万美元 "保护费",再将资金投入地下兵工厂,形成 "越打越富" 的诡异循环,缴获的沙特美制武器也被改造成反攻利器,气得五角大楼直跳脚。 更绝的是,胡塞武装还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战,TikTok 上 "拖鞋军逼退航母" 的视频播放量突破 50 亿次,无人机穿透防空网的画面被制成表情包疯狂传播,这种 "军事未胜、舆论先赢" 的策略,正悄然瓦解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美国的战略调整也迫在眉睫,特朗普政府虽然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行动,但效果有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田文林就指出,美国的行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取决于加沙局势。 一旦加沙停火,胡塞武装对以色列船只的袭击行动自然会相应减少,此外美国还需要加强与地区国家的情报合作,比如沙特和埃及,他们对也门局势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也更有动力推动和平进程。 胡塞武装的指挥部未被摧毁,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更是地缘政治和情报战的综合体现。美国要想打破僵局,不能光靠导弹和航母,还得在情报收集、政治斡旋和经济手段上多下功夫。 否则胡塞武装这个 "打不死的小强" 还会继续在红海折腾,让美国的航母变成昂贵的摆设,让全球经济跟着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