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98年,国航机长袁斌只因为不满分房制度,携带着妻子,驾驶载有95名乘客的飞机

1998年,国航机长袁斌只因为不满分房制度,携带着妻子,驾驶载有95名乘客的飞机叛逃台湾,客机刚飞入台湾领域,就被拦截,乘客瞬间陷入惊恐,但最终夫妻俩的结局却让人拍手叫好......   (信源:长江日报——“10·28”机长劫机案始末)   1998年10月28日,国航一架飞往缅甸仰光的客机从北京起飞,一切如常。可飞机刚飞越国境线,这架庞然大物却突然调转方向,径直朝台湾飞去。机上百余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瞬间成了人质。   更叫人想不到的是,劫机的不是什么暴徒,正是这架飞机的机长袁斌。他的妻子徐梅,当时也在驾驶舱里。   袁斌是圈内公认的“飞行天才”。他生于60年代末,家境优渥,性格有些唯我独尊。不过这并不妨碍他考入中国民航学院,毕业后进入国航,凭借过硬技术,短短几年晋升为机长。   那时,他的月薪高达两万,单位分配了位于北京朝阳区的一百多平方米的住房,他自己也购置了汽车,并且迎娶了美丽的妻子徐梅,人生可谓是达到了巅峰配置。   他似乎什么都不缺。然而,职业生涯达到顶峰后,袁斌自负到极点,对同事不屑、对领导不敬,管理层对他不满,或许为他后来的失控埋下伏笔。   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套房子。当时国家住房改革,国航有最后一批福利分房,名额有限,优先分给表现突出的机长。袁斌觉得房子非他莫属,找领导确认,得到“肯定优先考虑”答复,便认为房子已是囊中之物。    可谁知,公示名单上,压根没有他的名字。   他怒气冲冲地跑去质问领导,得到的解释是:名额实在太少,除了资历,也得考虑员工的实际困难。袁斌名下已经有了一套大房子,这次得分给那些还没房的同事。   这个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但在袁斌耳朵里,就成了领导出尔反尔、故意针对他的“不公”。   怨气很快被他带到了工作上。他开始心不在焉,常常延误航班。领导察觉后,便减少了他的飞行任务,让他带带新人、调整状态。这一下,他的出勤津贴也大幅缩水。   眼看同事们一个个搬进新房,袁斌心里的火越烧越旺,在单位待不下去,回家就冲妻子徐梅发脾气,摔东西,嘴里翻来覆去地咒骂公司和领导。   徐梅起初还劝他,我们有地方住,犯不着为这个生气。可袁斌根本听不进去,反而变本加厉。渐渐地,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中成形。   他想劫机去台湾。   这个想法并非凭空而来。他研究过1983年的卓长仁劫机案,记得当时台湾方面不仅没惩罚劫机者,反而奉为“义士”,给了不少奖励。   袁斌天真地以为,时代没变,凭自己这身“天才”的驾驶技术,台湾肯定会张开双臂欢迎他,给他更好的待遇和“新生活”。   殊不知,他参考的这本“老黄历”早就翻篇了。卓长仁后来在台湾因绑架杀人被枪决,两岸关系也早已改变,台湾当局对劫机者的态度从“欢迎”变成了“严惩并遣返”。可惜,这位飞行技术上的天才,在认知上却如此滞后。   他把这个疯狂的计划告诉了妻子徐梅。徐梅吓坏了,苦劝他不要自毁前程。但袁斌哪里听得进劝,甚至用离婚来威胁。最终,徐梅被迫同意和他一起走上这条不归路。   1998年10月28日,轮到袁斌执飞仰光航班。飞机起飞后,徐梅就进了驾驶舱。碍于机长的面子,其他机组成员没敢多问。   当飞机飞到太原上空时,袁斌突然对副驾驶文飞摊牌:“我不去缅甸了,要去台湾,你配合我。”文飞以为是开玩笑,可看到袁斌和妻子的表情,立刻意识到问题大了。   袁斌见他犹豫,猛地一转操纵杆,飞机瞬间剧烈倾斜,用全机人的性命逼迫文飞就范。   随后,袁斌关闭了所有对外联络。   地面塔台很快发现飞机偏离航线,并通过文飞的秘密报告得知了劫机情况。工作人员在频道里拼命劝说袁斌,承诺只要他返航,什么条件都好商量。   但此时的袁斌已经铁了心,不作任何回应。大陆方面只好紧急联系台湾,请求协助飞机安全降落,并派遣了4架战机伴飞护航。   当天上午11点17分,飞机在台湾中正机场降落。乘客被迅速疏散,而袁斌和徐梅刚走出驾驶舱,就被等候多时的台湾警察铐上了手铐。   袁斌彻底蒙了,他对着警察大喊:“我是来投奔你们的,你们抓错人了!”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投诚”,换来的不是鲜花和奖金,而是冰冷的手铐。   最终,台湾方面以危害民航安全等罪名,判处袁斌有期徒刑10个月,徐梅6个月。刑满释放后,两人被遣返回大陆,等待他们的是更严厉的法律制裁。   一个本该拥有光明前途的精英,仅仅因为一套他认为“本该属于自己”的房子,因为扭曲的嫉妒和对时局的荒唐误判,就亲手断送了一切。   他一心追求所谓的“公平”和“新生活”,最终却落得个身败名裂、失去自由的下场,这无疑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