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太阳]普京不敢再威胁摔核弹了,自从前几天特朗普怒批了总爱拿核武器说事的梅德韦杰

[太阳]普京不敢再威胁摔核弹了,自从前几天特朗普怒批了总爱拿核武器说事的梅德韦杰夫,俄罗斯在应对问题时显得更为克制,不再动不动就搬出核威慑的老一套了。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特朗普隔空掐架梅德韦杰夫:别嘴上老是“核”不“核”的)   6月末,当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公然提及多国准备给伊朗提供核弹头时,大洋彼岸的特朗普也立即发帖,表示俄罗斯不要时不时地提起“核”。   核武器不再是深埋地下的终极威慑,反而成了口头交锋与战略试探的常用工具。冷战的老对手俄罗斯与北约,此前以前所未有的频率,用核言论和核部署来回试探对方的底线。   俄罗斯的“核武之吼”,使用的频率极高。2024年,梅德韦杰夫威胁得极其露骨:如果俄军被逼回1991年的边境,俄罗斯将不惜与西方打一场全面核战争,届时华盛顿、伦敦、柏林都将被“炸平”。   他声称“核大国永远不会输掉战争”,况且乌东和克里米亚已写入俄罗斯宪法,退回去就是违宪。他甚至毫不避讳地将俄罗斯“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公之于众,直接点名西方首都早已在瞄准镜之内。   普京也曾在2024年末亲自主持核威慑问题会议,更新了国家核学说。表面上,他承诺以“最高程度的责任感”对待核武器,防止扩散。但实际上,新学说大大拓展了动用核武的门槛:常规武器对俄罗斯主权构成“严重威胁”,也可能触发核回应。   这番看似咄咄逼人的表态背后,其实藏着俄罗斯的无奈。单论常规军事力量,俄罗斯确实难以与整个北约抗衡,核武器几乎成了它手里最后一张有分量的底牌。可这张牌的效力也正在经受考验。   美国不断完善的弹道导弹拦截系统,让俄罗斯的核威慑力打了折扣。而北极冰盖融化,使得北约的反潜力量能深入过去无法触及的海域,直接威胁到俄罗斯最倚重的海基核力量。正是这种压力,迫使俄罗斯不得不调整姿态,把核武器的调门提高。   北约面对俄罗斯的核威慑,也在调整自己的棋路。美国已在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上百枚新型核弹,甚至有消息称,时隔15年后,美国计划重新在英国部署核武器。   北约为何如此积极?说白了,他们在乌克兰危机中被俄罗斯的核威慑捆住了手脚。强大的常规军事优势无法尽情发挥,眼看乌克兰兵源枯竭、处境艰难,如果任其发展,不仅北约的声誉扫地,连其存在的根基都会动摇。   不过,俄罗斯狠话归狠话,一个关键事实不容忽视:至今为止,俄罗斯的核打击始终停留在口头上。这背后,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克制。   俄罗斯对自身的常规实力还是很有信心。俄乌冲突虽然打成了消耗战,但俄罗斯远未倾尽全力,更没有进行全国总动员。乌克兰能撑到现在,靠的是西方的持续输血。而俄罗斯的军工体系不仅能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余力对外出口。   在他们看来,通过常规手段赢得战争是完全可能的,自然没必要主动去按那个核按钮。而且俄罗斯虽幅员辽阔,但经济和人口精华都集中在东欧平原。一旦核战争爆发,俄罗斯可能会牵连自身。   这是所有核大国都必须面对的冰冷现实,迫使他们在最后关头保持克制。俄罗斯与北约在口头威胁和军事姿态上不断升级,但在实际行动上又都小心翼翼。这些核言论是高风险的威慑游戏和战略试探,而非战争的前奏。   核武器不能解决地缘政治的根本矛盾这盘棋,当下俄罗斯也在寻找新的出口去应对不断变化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