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看到这张照片都会痛心落泪。这是抗战时期的一名广西桂军士兵,穿着破旧的军服,吃的是南瓜土豆,哪怕就是这种粗粮也是半饥半饱,经常饿着肚子行军打仗。脚上穿的是自己编织的草鞋,许多士兵就是因为没有一双像样的鞋,在冲锋时脚底被小树桩、铁条、炮弹残片刺穿无法前进成了日军固定射杀的目标。 草鞋浸血,铸魂卫山河 手机屏幕的微光里,那张老照片像把重锤,狠狠砸在我胸口。广西桂军士兵浑身尘土,破旧军服满是补丁,捧着粗陶碗吞咽的模样,让我喉咙发紧,扭头冲爷爷喊:“这事儿是真的?他们咋这么难啊!” 爷爷吧嗒着旱烟袋,火星明灭间,缓缓开口:“当年广西兵,苦得没法说…… 但骨头硬,拿命把鬼子挡住咯。” 随着他的讲述,尘封岁月裹挟硝烟热血,在我眼前铺展开。 1937年,桂林小山村暑气灼人。李二牛蹲在旱田,攥着锄头,望着稀拉庄稼犯愁。爹被土匪害,娘瘫炕头,十岁妹子小花挖野菜度日。同村狗蛋连跑带喘来喊:“保长说桂军招兵,咱去不?” 二牛没应声,狗蛋急得跺脚:“咱广西人不能当孬种!‘十万青年十万军’,鬼子打到家门口,得护家!” 二牛望着远山,咬咬牙:“去!可娘咋办?” 狗蛋挠头:“求村长照应,打完就回!” 当晚,土坯房油灯昏黄,二牛给娘喂粥,娘枯手抓住他:“娃,别去…… 娘怕见不着你。” 二牛哽咽,塞给娘半袋糙米:“娘,鬼子打来日子更难!我是男人,得护家、护广西山水!” 小花攥裤脚哭,二牛抹泪,跟狗蛋摸黑出门,月光拉长他俩影子。 桂林新兵营尘土漫天,二牛和狗蛋领的 “军服”,是灰扑扑、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褂。发鞋时,军需官抖出草鞋:“自个儿编的,凑合穿!” 二牛捏着硌手的草绳,狗蛋乐呵:“总比光脚强!” 开饭铃响,大锅里南瓜土豆稀汤寡水。二牛舀碗蹲墙角扒拉,老班长凑过来:“后生,别嫌难吃,往前线运粮难,填饱肚子好打鬼子!” 二牛抬头,见老班长腰别 “老套筒”,补丁更多,默默点头。 夜里营房漏风,二牛和狗蛋缩草席。老班长躺旁边,吧嗒旱烟讲:“咱桂军装备不如鬼子,骨头硬!淞沪会战,广西兵光脚冲锋,死也不退!” 二牛摸着草鞋,想家里田和瘫娘,暗自发誓:死也拦鬼子! 三个月后部队开拔,二牛他们背 “老套筒”,草鞋踩过广西山、湖南水,一路向北。到湖南遇暴雨,山路泥泞,狗蛋摔得草鞋绳断,脚趾扎碎石流血。二牛扶他,狗蛋咧嘴:“别耽误!鬼子杀人呢,多赶一步,家乡少受灾!” 士兵们草鞋散架就裹布,一瘸一拐跟着,没人喊累。 到湖北前线,阵地炸得稀烂。营长吼:“广西狼兵,守住!” 二牛趴战壕,望鬼子钢盔手心冒汗。炮火凶猛,战友不断倒下,狗蛋喊:“二牛,别慌!咱广西人没孬种!” 冲锋号响,二牛冲出战壕,草鞋被血水泥水浸透打滑。炮弹炸开,狗蛋扑来护他,弹片擦二牛肩膀,狗蛋腿中伤,草鞋冒血。“狗蛋!” 二牛抱住他,狗蛋咬牙:“别管我,打鬼子……” 二牛红着眼冲上去,草鞋踩过尸体,每步像踩刀尖,因身后是要守护的家乡百姓。 后来二牛回防桂林,1944年桂林保卫战打响。阚维雍、陈济桓等将领吼:“广西山水,咱广西兵守!死也拦住鬼子!” 二牛攥枪望山峦,只有 “拼了” 念头。 鬼子飞机坦克轰炸,阵地成火海。二牛他们拿破旧枪、手榴弹,跟武装到牙的鬼子死磕。断粮后啃树皮嚼草根、喝泥水,没人当孬种。草鞋磨破缠布条,脚底被弹片、树桩扎得血肉模糊,冲锋没人停。 城破巷战,每条街道、屋子都是战场。二牛和战友逐屋争,子弹光了拼刺刀、砸石头。阚维雍将军吼:“誓与桂林共存亡!” 陈济桓将军拖残身指挥,只剩一兵一卒也不投降。 二牛巷遇鬼子,拼尽全力刺出最后一刀,恍惚见狗蛋招手,见家乡稻田、娘的炕,然后眼前一黑…… 再醒,阵地安静,战友没了气息,桂林城成废墟,但他们守住了。 战斗结束,二牛成幸存者,丢半条命。躺后方医院,想穿草鞋冲锋的兄弟,想殉国的将军,眼泪直流。伤好回老家,娘不在了,小花哭着扑进他怀。 往后,二牛常在村口大槐树下,给乡亲讲前线事,讲草鞋、热血,讲将军们以命相搏,听得大伙抹泪。他知道,这些故事得一辈辈传。 后来二牛老了,给孙子讲。孙子翻出老照片问:“爷爷,这是你吗?” 二牛戴老花镜,手哆嗦:“是咱广西兵,是没能回家的兄弟……” 摩挲照片,仿佛又见草鞋在泥里走,炮火中冲锋,将军壮烈身影。 如今,桂林纪念馆陈列着旧草鞋。游客看破旧草绳、染血痕迹,听讲解员说:“桂军战士穿它,从广西到前线,用命护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