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李昌林)近来,天气炎热。各地城区沿街售卖瓜果的摊贩多了起来,增加了社区和城管的工作难度。网络平台上,时常可见两种管理方式:一种是和颜悦色地劝导,帮着摊贩收拾瓜果,护送到合规地段,赢得摊贩配合与路人点赞;一种是声色俱厉地指责,甚至掀摊子、收瓜果,导致矛盾激化。治理占道经营、维护市容环境、规范城市秩序,基层管理者“敢为”的行动值得肯定,但更需锤炼“善为”的本领和责任心。而后者在基层管理工作中更为重要,是提升治理效能、赢得群众信任的关键所在,这就给基层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的标准。
“善为”,首在淬炼服务群众的过硬本领。基层干部的工作就是服务群众,必须不断提升政策执行与服务群众的能力。虽说基层干部都久经考场,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走出办公室,深入街头巷尾,在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掌握实际本领。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用心观察、用身体验、用情感悟,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感受民生,精准聚焦急难愁盼,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要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宜、因事施策,精心管理、精准服务,增强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沟通交流的本领。唯有以群众满意的服务态度和效果,才能树立党和政府的威信,赢得群众的理解、信赖、配合与支持。
“善为”,重在涵养枝叶关情的深厚责任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心是立身之本、管理之德和担当之要,也是“善为”的基本要求和关键素质。它胜过干部的业务能力水平,是做人有良心、爱心、孝心、善心、诚心;做事有雄心、信心、决心、进取心的综合表现,体现品格、彰显作风、成就事业、展示能力与塑造形象。只有涵养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实诚做人、清白做官、踏实做事,“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对待群众、真心服务群众、耐心倾听民声、诚心换位思考、细心做好实事,把老百姓视为父母和兄弟姊妹,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尽力服务、竭诚尽责。
“善为”,贵在坚定为民造福的笃定自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基层工作包罗万象,琐碎却重要。基层干部每天与群众面对面,其一言一行关乎党和政府声誉。群众利益无小事,官小责任大。只有扎根基层、体察民情,才能体会群众的疾苦和生活的不易。注重实效,让实事惠及民众、让服务贴近百姓,增强能办成事、能办好事的自信心,保持恪尽职守、毫不懈怠、奋发有为的精气神,亲切和蔼待人、耐心细致服务、兢兢业业履职,以解决百姓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为己任,不厌其烦、不畏其难,踏实做好每一件小事,认真履行每一份责任,将工作做得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更贴合群众的实际需求,才能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位卑不敢忘忧国”。基层工作贴近民生、反映民意,与百姓息息相关、血肉相连。“敢为”者往往把管理当成任务,“善为”者则会把工作视为服务。基层干部是普通民众接触最多的“领导”,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方针政策最终端的“铺路人”。基层干部要加强政治业务修养,坚守服务的温度和执法的边界,敢作敢为、善为善成,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带领群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同创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