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025年7月14日,俄罗斯特种作战中心分析了前线缴获的乌军无人机,发现这竟是英

2025年7月14日,俄罗斯特种作战中心分析了前线缴获的乌军无人机,发现这竟是英国皇家海军正在服役的无人机,被乌军改造成了自杀式无人机。这无人机还挺有料,配备了中国民企制造的涡喷航模发动机,速度能达到110公里/小时,机身是碳纤维的,还用了3D打印技术。 要说这中国民企造的发动机,售价46800元,在无人机领域算是高档货了。一般来说,用这么贵发动机的无人机,咋都不该是一次性的,但乌军却把它当自杀式无人机用,看来战场上消耗确实大。 这事也挺让人意外的,英国居然把自己正在服役的无人机给乌克兰,还让它变成了“杀手”。这背后,英国的心思可不少。一方面,英国想通过支持乌克兰来刷自己的“存在感”,显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有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想借此打压俄罗斯,给俄罗斯找点麻烦。 再看看德国,之前刚宣布要向乌克兰提供三位数的远程导弹,月底就交付,据说这导弹也是喷气式动力的自杀式无人机。德国和英国这波操作,明显是在给乌克兰“递刀子”,想让俄乌冲突继续下去。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些西方国家表面上是提供无人机,实际上是提供远程精确打击导弹,这无疑增加了俄军在战场上的压力。 不过,这里面还有个关键问题,就是中国民企的发动机怎么会跑到乌克兰的无人机上呢?中国一直秉持着中立的立场,不希望战争扩大。这些民企生产的发动机,原本可能是用于民用领域,比如航模之类的。但没想到,被一些人利用,辗转到了战场上。这也提醒我们,在国际交往中,要更加注意对敏感技术和产品的出口管理,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总之,俄乌冲突本来就复杂,现在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这么一搅和,局势就更不明朗了。而中国民企发动机意外现身战场,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国际形势多变,我们得时刻保持警惕,既要发展经济,也要注意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