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女子和丈夫外出打工,留15岁的女儿在家,女儿就带着闺蜜到家里玩,这闺蜜还带了几个男生一起,几个男生趁女儿不注意将家里的金子都给偷走卖了!女子:这些金子价值4万多,气得腿软了!拿黄金的男孩:两样买卖了一万八千多,还有一个丢了! 王女士夫妇常年在外打拼,背着一身房贷,唯一的念想就是多挣点钱,好早日还清债务,给留守在老家的女儿一个稳当的未来。可谁也没想到,这个未来,竟在一个暑假里被几个半大的孩子搅得天翻地覆。 事情还得从六月中旬说起。15岁的女儿放了暑假,邀闺蜜来家里玩,闺蜜又带来了三个男孩,其中一个叫毕某。几个孩子闹到半夜,女儿出于好心,便把父母的卧室让给几个男孩住,自己和闺蜜挤一间。也正是这个看似无心的安排,为后面的大祸埋下了伏引。 王女士有个习惯,把多年积攒的金首饰都收在卧室的箱子里,那是她和丈夫的“压箱底”家当。她人在外地,自然料不到家里会住进几个陌生男孩。 而其中一个叫毕某的少年,在翻箱倒柜时,一眼就瞥见了那些闪着光的黄金。贪念一起,他立刻叫上另外两个男孩,三人一合计,决定把这些首饰偷走变卖。 暑假过半,王女士抽空回家,想看看自己的宝贝首饰,可一打开箱子,人直接懵了,一只金手镯和两条金项链不翼而飞。这些黄金加起来足有五十多克,市价超过四万块,夫妻俩在外打工四个月,省吃俭用才能攒下一万块。 这四万多,是他们准备还房贷的救急钱,是给女儿攒的嫁妆,是这个家的全部“家底”。王女士气得腿都软了,心疼得直掉泪,当即报了警。 民警调查起来很快,没费什么劲就锁定了毕某和他的同伙。但问题在于,这几个孩子都才15岁,法律上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不能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案子办到这,就成了民事赔偿纠纷。 毕某也承认,一条项链卖了五千多,手镯卖了一万三,另一条项链不小心弄丢了。那近一万八千块的赃款,早被几个孩子瓜分挥霍,一分不剩,更蹊跷的是,那些金店倒也“胆大”,明知对方是未成年人,也敢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照单全收。 在民警的调解室里,王女士哭着对低头认错的毕某说:“这些首饰我攒了多少时间你知不知道?你不懂事,叫我损失了好几万!俺买房,俺小孩爸爸俺俩摊一屁股账,我说给黄金卖了还点账,俺孩子爸叫我留着。我跟孩子爸出来打工四个月,才挣了一万块钱!我心疼我自己,我也心疼俺小孩他爸呀!搁外面不舍吃不舍得花的!” 毕某的道歉在王女士的声声控诉里显得格外苍白,当民警联系另一位孩子家长时,那家长的回答简直是不可理喻,直接“叫民警把他抓了吧,他没在家,我也联系不上他!”一句话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所幸,毕某的父亲从外地赶了回来,这位同样为生计奔波的男人满脸愧疚,承诺如果黄金追不回,该赔的钱一定赔,也承认是自己没教育好孩子。 这起案子很快在网上引爆了讨论。比起黄金被盗,更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另一个问题:一个15岁的女孩,怎么就能随便带几个男孩回家过夜,父母的心也太大了。 父母为了物质条件在外奔波,却恰恰忽略了对孩子成长最关键的陪伴和引导。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一旦缺乏约束,孩子走上弯路几乎是必然的。 惨痛的教训面前,王女士和丈夫终于想明白了,钱没了可以再赚,孩子要是学坏了,那就真的完了。他们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这个暑假过后,夫妻俩必须留一个人在家。哪怕家庭收入会因此减半,也要把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放在第一位。 这件事想想都觉得窒息,女子连卖黄金还债都舍不得,结果被几个孩子随手挥霍了。这不仅是钱的事,更是对别人辛苦和心意的践踏,希望这件事能给所有家长敲个警钟,不管多忙,孩子的教育和监管不能松,是非对错得从小教起,不然一时糊涂可能毁了两个家庭。 信源:民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