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中方装备运抵巴西,卢拉对美态度迅速变强硬:白宫傻眼了! 7 月 13 日,24 套由中方自主设计建造的 2000 米级超深水吸力锚从广东珠海启运,直奔巴西东南海域的桑托斯盐下盆地。 这批被业内称为深海油气开发 “定海神针” 的大家伙,将扎根于巴西梅罗油田开采石油。消息一出,白宫瞬间坐不住了,因为这背后藏着巴西底气十足的秘密。 这批吸力锚可不简单,它们由中国海油工程公司耗时两年打造,最大单体高 21 米、直径 8 米,壁厚却只有 25 毫米,堪称 “薄壁大直径筒体结构” 的典范。 梅罗油田是全球最大的盐下油田之一,之前因开采技术受限,一直难以大规模开发。有了这批装备,巴西预计每年可增产原油 500 万吨,直接提升国家能源自主能力。 其实,这只是中巴能源合作的冰山一角。中广核在巴西东北部的皮奥伊州,正在建设一个涵盖风电、光伏、储能的多能互补基地。 这个总装机容量 140 万千瓦的项目,每年能为巴西提供 35 亿度清洁电力,相当于点亮 24 万家庭。 中广核还在当地推行 “蒲公英计划”,不仅修路、建学校,还把中国的风电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巴西工程师。如今,巴西本土企业已经能独立维护部分设备,技术转移成效显著。 有了中方的强力支持,卢拉在外交场合腰杆更硬了。在 2025 年金砖国家峰会上,他当着各国领导人的面直言:“世界不需要一个皇帝。” 面对美国以 “贸易逆差” 为由加征 50% 关税的威胁,卢拉直接援引巴西《经济对等法》,宣布将对等提高对美关税。 他还联合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诉,要求裁决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违法。这种底气,来自中巴合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特朗普政府本以为用关税大棒就能让巴西屈服,没想到卢拉早有准备。巴西财政部数据显示,过去 15 年美巴贸易中,美国累计顺差 4100 亿美元,根本不存在 “不公平”。卢拉在圣埃斯皮里图州演讲时讽刺道:“要征税也该是我们征。” 他一边让司法部门调查美国社交媒体平台传播虚假信息,一边推动巴西与金砖国家的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种 “软硬兼施” 的策略,让白宫的施压反而成了卢拉凝聚国内共识的工具。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巴合作早已超越能源领域。中车长客为巴西里约地铁提供的列车,不仅通过奥运会的严苛考验,还培养出一支本土化的维护团队。 现在里约地铁 4 号线的检修工作,90% 都由巴西工人独立完成。这种技术转移让巴西在基础设施领域逐渐摆脱对西方的依赖。正如卢拉在中车长客颁奖仪式上所说:“你们带来的不仅是设备,更是尊严。” 在金砖峰会闭幕后的记者会上,卢拉再次强调多边主义的重要性。他说:“发展中国家的武器是团结。” 这句话背后,是中巴在能源、基建、科技等领域的深度绑定。 当美国还在挥舞关税大棒时,巴西已经通过金砖机制获得了中国、俄罗斯等国的支持。这种国际合作网络,让卢拉有足够的筹码与美国抗衡。 如今,梅罗油田的吸力锚正在海底稳步安装,中广核的光伏板在巴西东北部的阳光下熠熠生辉,里约地铁的列车载着乘客穿梭在城市中。 这些场景共同勾勒出一个事实:巴西不再是任人拿捏的小国,而是有能力在大国博弈中掌握主动权的新兴力量。 当白宫官员们看着卢拉强硬的表态,或许应该问问自己: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单边主义真的能吓倒一个有战略伙伴支撑的主权国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