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俄态度180大转弯,自曝是“她”在背后起到了重要影响! 特朗普近日对俄态度180大转弯,在白宫接待来访的北约秘书长吕特时宣布,如果俄罗斯未来50天内不停火,美国将对俄加征100%的关税,并采取“二级关税”措施。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特朗普与普京的多次通话之后。特朗普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谈判技巧,能够说服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他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与普京的通话“非常愉快”且“富有成效”,认为和平协议“板上钉钉”。 然而,梅拉尼娅却对丈夫的乐观态度提出了质疑。当特朗普兴高采烈地告诉她“我们快结束战争了”时,梅拉尼娅直接反问:“真的吗?这时候他再次对乌克兰城市发动空袭呢。” 梅拉尼娅的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特朗普。她提醒丈夫,普京的承诺可能只是缓兵之计,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并未停止。这种来自枕边人的提醒,让特朗普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普京的信任。 梅拉尼娅并非政治人物,但她的出身和经历让她对俄罗斯有着深刻的警惕。她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成长在“铁幕”之下,对俄罗斯的扩张主义有着本能的反感。这种背景使得她在俄乌冲突中,更倾向于支持乌克兰,反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梅拉尼娅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言语上。她通过关注乌克兰平民的遭遇,不断向特朗普传递战争的残酷现实。例如,她提醒特朗普注意俄罗斯对乌克兰城市的空袭,这些空袭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包括妇女和儿童。 这种人道主义的角度,触动了特朗普作为父亲的情感。他开始意识到,仅仅通过外交谈判可能无法解决问题,必须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来迫使普京让步。 在梅拉尼娅的影响下,特朗普的对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不再满足于“压乌不压俄”的策略,而是转向“压乌又压俄,促谈且制裁”的新立场。 具体措施包括:威胁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包括多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这些措施不仅加大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压力,也增强了乌克兰的防御能力。 特朗普的政策转变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一,美国国内政治压力增大。中期选举临近,共和党选情不容乐观,特朗普需要通过调整对俄政策来缓和民主党和建制派的批评。 其二,欧洲的外交压力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欧洲国家愈发认识到俄乌冲突对自身安全的威胁,愿意增加国防开支并购买美国军火支援乌克兰,这符合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原则。 其三,俄罗斯的“外交挑衅”让特朗普感到被冒犯。在俄乌直接谈判中,俄罗斯的要价反而比开战之初更高,这被特朗普视为一种“外交侮辱”。 然而,梅拉尼娅的影响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她的提醒让特朗普意识到,普京的承诺并不可靠,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并未停止。这种认识促使特朗普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以迫使普京回到谈判桌前。正如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正是梅拉尼娅让他相信,普京不断违背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承诺。 梅拉尼娅的角色也反映了特朗普决策过程中的个人化特点。尽管他身边有众多安全和外交政策顾问,但他更倾向于听取亲近之人的意见,尤其是家人的看法。这种决策风格使得梅拉尼娅这样的非政治人物能够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梅拉尼娅的影响还体现在特朗普对俄乌和平计划的调整上。此前,特朗普曾提出承认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冻结当前战线等方案,但遭到乌克兰和欧洲的反对。 在梅拉尼娅的影响下,特朗普开始更加关注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强调和平协议必须建立在公正和尊重国际法的基础上。这种转变使得美国的和平计划更具可行性,也为俄乌谈判提供了新的方向。 特朗普对俄态度的转变,是个人情感、政治压力和国际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梅拉尼娅作为第一夫人,通过提醒特朗普关注战争的残酷现实和普京的不可信,推动了美国对俄政策的重大调整。 这种调整不仅影响了俄乌局势,也反映了特朗普决策过程中的个人化特点。未来,随着50天期限的临近,俄乌双方将如何应对,以及梅拉尼娅是否会继续在其中发挥作用,都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