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为什么唯独在我们中国,电商彻底干趴了实体店?这么说吧,同样的东西,网上卖300,

为什么唯独在我们中国,电商彻底干趴了实体店?这么说吧,同样的东西,网上卖300,实体店卖800,就问你买谁的?欧美国家的人,有大把时间逛商场,而我国有很多人一天工作超10小时,动不动就是996、白加黑,哪有时间逛实体店? 你以为电商把实体店干趴下是单纯靠低价?那你可太小看这里面的门道了。就拿一个普通水龙头来说,实体店卖 15 块,网上同款 2.5 元还包邮,这差价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整个商业逻辑的彻底颠覆。 实体店的成本就像滚雪球。一个街边小店,光租金就要占成本的 30%,再加上水电费、导购工资、商场抽成,这些钱最后都得摊到商品价格上。你以为老板不想便宜卖?北京王府井的铺子一平每天租金几百块,不卖贵点连房租都交不起。而电商仓库可能在郊区工业园,租金连实体店的零头都不到,再加上快递成本早就压到 1.5 美元一单,中间环节省下来的钱全变成了价格优势。 更关键的是,中国人没时间逛街。全职员工每周平均工作 48.5 小时,比美国多 14 小时,比德国多 23 小时。每天下班累得半死,谁还愿意去商场排队结账?反观欧美,人家每周工作 34 小时,下午四点商场里全是喝咖啡逛店的人。时间成本不一样,消费习惯自然天差地别。 但你以为低价就是全部?中国电商早把 “效率战” 打成了艺术。就说快递进村,河北农村的快递成本从 0.58 元降到 0.51 元,连偏远山区都能次日达。再配上支付宝、微信支付,掏出手机扫个码就能下单,这体验比实体店掏钱找零快多了。去年双 11,光菜鸟驿站就处理了 10 亿个包裹,这种物流网络全球独一份。 政策也在背后推波助澜。国家专门出台政策要在 5 年内建成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从物流到培训全给补贴。你看现在,连村里大爷都能在拼多多上卖自家种的苹果,这在十年前根本不敢想。反观欧美,线下巨头沃尔玛、家乐福还在琢磨怎么把线上业务做起来,中国电商早就把战场从城市杀到了田间地头。 不过实体店也没完全消失,你看现在商场里餐饮、电影院反而更火了。因为电商抢走的是标准化商品,而体验式消费永远需要线下场景。这就像当年汽车发明后,马车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观光项目。中国电商的厉害之处,在于把该标准化的彻底标准化,把该体验的留给实体店,这才是真正的商业进化。 说到底,电商能 “干趴” 实体店,是成本结构、时间分配、技术迭代、政策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不是简单的谁取代谁,而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等哪天咱们也能每周工作 35 小时,说不定实体店又会迎来新的春天,但到那时,电商可能已经进化到另一个维度了。